Saturday, January 13, 2007

柯鲁:对自己的年轻时代,人们总是想办法去把它美化

进门,柯鲁就迫不及待地对林白曦说:“最近别人给了我一张照片儿,那是1973年我走的时候你来送我,跟其他十来位来送我的朋友在一起。”

柯鲁的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生在中国的加拿大人。柯鲁比林白曦大四岁,早在1972年他们就在北京认识了,柯鲁父母都在北外任教,住在外语学院的职工宿舍楼里,文革的时候他的父母被抓,由柯鲁掌管着他们每个月的工资,手头上算是比较宽裕的,因此柯鲁和他的两个弟弟经常在家里招待同样没人管的外国野孩子们。那时候在北京的外国人是属于被隔离的那一拨,和柯鲁林白曦一样,这些孩子都是生长在北京的“假老外”。也是在柯鲁家里,林白曦第一次听到了乐队的唱片。“当时听音乐是一个大活动,文革那时候,音乐特别重要,不像现在的音乐,都下载了。那个时候得费一番功夫才能弄到,我是跟友谊宾馆的一些外国人有来往,所以我这里就成了一个散发地。当时能听到的都是样板戏,有披头士的音乐觉得特新鲜特兴奋。”

柯鲁还记得1972年林白曦第一次到他家来的时候,当时是他的一个弟弟带林白曦进来的,因为那个时候年轻,林白曦又比柯鲁小四岁,所以两个人走得不是很近。73年柯鲁离开北京,林白曦和别的外国“野孩子”们一起到火车站送他,那张照片就是那个时候拍的。柯鲁和他的弟弟坐火车到香港,取道新加坡、马来西亚,在南亚走走停停,后来还赶上了希腊的政变,路上花了半年的时间,最后终于到了伦敦。74年林白曦也终于离开了中国,回到芬兰服兵役。两个人再次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年代末。还是在北京,1987年柯鲁作为中国专家,在北京的一个煤矿公司任外方代表,和林白曦的芬航办公室在一座大楼里,离得不远。“我们俩一天上班的时候突然见着了,十好几年没见了,发现两个人的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人对于自己的年轻时代,总是想法给它美化了,文革的时候大家可都够呛,到了现在,有些事情就故意给压制住,不去回忆了。不过只要现在你对自己还比较满意的话,你就不太会计较那时的苦。”柯鲁说。

近两年柯鲁和林白曦交往并没有那么密切,按照林白曦的话说:“两个人都是埋头干事业的人。”有的时候林白曦会从柯鲁的公司进点酒,再加上柯鲁的夫人在北京国际学校正好教林白曦的女儿,两个人一见面还是熟得不行。柯鲁87年回到北京,在煤矿干了5年,又到美国呆了两年,94年和朋友在中国开了一个搞包装业务的公司,却因为资金问题没有坚持下来,和他一起做公司的美国朋友,正好是一个懂酒的人,那个时候,中国没有什么好酒可供消遣,于是进口葡萄酒就成了他们公司的主要业务,这也是柯鲁与葡萄酒打交道的开始。“我们算外国公司在中国进口葡萄酒最早的了,不像现在,那么多做酒生意的公司,每个公司代理几百种酒,整个中国市场上现在能有上千种酒了,竞争很激烈……”三个人一瓶酒,不知不觉间,桌上的“怡园”已经见底了,两个人谈起葡萄酒的种类、产地和口感, VDT、VDP、AOC;赤霞珠、梅洛特、黑皮诺;波尔多、勃艮第……让我这个外行很难插上嘴,却长了不少见识。

柯鲁住在西三环万寿寺东,那是一处独门独栋的四合院,他还在地下挖了个酒窖,“但我还没敢往里面放酒,只存了大概五六十瓶。其实不能叫酒窖,我管它叫地窖。我们家好几代在中国,姥姥姥爷都在北京,我母亲在中国也有50年了,她现在还住北京呢,我家的这个院子还是80年代末我父母被北京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经北京市特批才买下来的。我算是在北京土生土长的人。”柯鲁的三个儿子都在国外上学,每年放暑假他们都会住在这里,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就在院子中央支起烤肉的架子,自然有三两瓶好酒伺候着。“我觉得中国的文化遗产是个挺好的东西,遗憾的是到我儿子这辈传的不深,中文结结巴巴的,我居然觉得对不起祖上了。”柯鲁说。

2007,瞪大眼睛瞧好了

物皆流,无物常驻。从碎片到碎片团……事物这样成长。——卢克莱修

临近新年,我们的档期经常与节假日发生点冲突,专题自然而然成为了偷懒的好借口。原本想把记者们最近参加过的大大小小的发布会整理一下,搞个“2007年各家公司准备干什么”的专题来凑数,结果显示:越搞越有那么点意思。
在对近百家中国市场上的领先企业2007年的市场发展重点进行筛选后(我们略去了一些曝光度已经极高的明星企业,例如联想、TCL等;也去掉了那些尽管出色但是2007年的工作主要是稳步向前的公司),挑选出如下公司。
华为公司正在海外市场上狂飙猛进,真的一点不假。这家公司今年准备铆足劲大干一场,为的是迎来意义重大的里程碑——销售额突破百亿美元;百胜公司旗下的肯德基和必胜客已经占尽优势,今年,它们表示要在中式快餐上取得飞跃;宜家公司也决定加快脚步,它表示要进驻中国每一个大城市;而日立公司更是要推出大规模的市场和广告计划,试图在中国市场竖立全新的、统一的形象,并决定将数百名的中国中层职员送往日本培训。
还有一些公司,今年对它们来说也意义重大。华晨公司凭借骏捷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但今年它可得注意保证这款车的质量反馈,绝不能在同样的地方再次跌倒;4家著名的国内制药企业在面对轮番的药品降价时,选择了不同的应对方法;刚刚在美国上市风光无限的如家公司也将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经济型酒店这个领域,竞争可能会迅速加剧,如何保住利润是个问题。

相关链接

百胜:中式快餐 我们同样发飙



在连锁西式快餐领域,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无疑是一个典范,旗下除了包括传统西式快餐肯德基以及肯德基汽车餐厅,还包括面对中产阶级的必胜客、衍生品牌必胜客宅急送等。
百胜全球总裁透露,肯德基2007年在中国的计划是进一步渗透到社区,再增加400家店,占全球增加数量的40%。
更有趣的是,百胜正在酝酿大力推广旗下第一家中式快餐品牌“东方既白”,其两年前落户上海,目前已经拥有4家店。

“东方既白”将面临的挑战:
1.传统中式快餐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环境质量、服务水平,尤其是标准化。
2.消费者对于中式快餐的复杂要求,远甚于以标准化见长的西式快餐,而“东方既白”的产品口味欠缺特色。
3.与此同时,“东方既白”的目标是全国市场,而中国地域复杂,南北口味差异显著,目前以上海为根据地的“东方既白”的口味如何调试众口,“东方既白”还在继续研究中。

2007年消费品巨头的战略重点

雀巢:更加高档
雀巢一直坚持把国外卖得最好的产品引进中国,但在2006年之前,主要以水、乳制品、咖啡等大众消费品为主,从2006年开始,旗下的一些高档产品逐渐引进中国,除了2006年初推出的定位高端的云南咖啡来自中国本土开发,6月顶级瑞士冰淇淋品牌莫凡比也进驻上海高级酒店,2006年底高档瑞士巧克力的广告开始出现。
卡夫:迎合本土开发新品
作为仅次于雀巢的全球第二大食品集团,卡夫在中国以鬼脸嘟嘟、奥利奥、太平梳打等包揽了中高档饼干市场。奥利奥威化产品在2006年应运而生,并在年末190% 地完成了销售任务。
2007年,卡夫计划上市奥利奥白巧克力威化、与统一食品合作即饮型菓珍饮料,并在原有产品线麦斯威尔咖啡、太平、乐之等品牌中开发新产品。
百事可乐:网络营销创新
2006年开始,百事大力拓展互动营销。2006年6月,百事可乐推出了“百事我创”活动——悬赏10万元在网上征集百事广告的原始创意脚本。这个尝试大获网友青睐,2007年将扩大参与范围。与此同时,2006年底,百事战胜对手可口可乐拿下与第九城市新款游戏大作《激战》的合作权。对于百事,网络营销正在开始。

华为:销售超百亿 注意是美金

在很多中国民营企业苦恼于如何让自己的收入突破百亿人民币大关的时候,华为已经面临了更高的门槛——如何让自己的海外收入接近甚至超过百亿美元。
成立于1988年的华为正在把越来越大的精力放在海外市场上。华为总裁任正非回忆说:“1996年开始,众多华为员工离别故土,奔赴海外,无论是在疾病肆虐的非洲,还是在硝烟未散的伊拉克……到处都可以看到华为人奋斗的身影。”
香格里拉:无论怎么开店我们都遥遥领先
2007年中国酒店的数量和质量都将跃上新台阶,国际酒店集团除了进入一线城市之外,也开始重视消费能力正在抬头的二线城市。总部位于香港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在这方面拥有过人的眼光。
作为亚洲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被世界公认为最佳酒店管理公司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香格里拉在中国的大部分酒店都以自建为主。
按计划2007年内,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将在中国开出8家香格里拉酒店和1家商贸饭店。而这其中大部分都在中国成都、乌鲁木齐、清迈等非中心城市。

如家:美国投资者要警惕了


如家酒店连锁集团于去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一度风光无限。
但在2007年,如家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近乎所有的对手都列出了庞大的开店计划,如何保住其利润对如家是个考验。
网易:网络新闻同样有思想
从1998年起,新浪网做新闻的模式——海量和产品化——就被中国不同行业、不同大小的门户网站们奉为金科玉律。但从2006年开始,网易公司的一些新尝试开始引人注目。
如今从内容质量来看,网易已经越来越像一家讲究细节与深加工的平面媒体,而不是传统的“新闻转载车间”。新的尝试将带来更多高层次网民的关注,进而提高广告投放量。
网易在2006年11月公布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显示,截至2006年9月30日,网易日平均页面浏览量已超过了6.6亿人次。以单页浏览量计算,这已经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新高峰。收入方面,2006年第三季度,与内容直接相关的在线广告服务收入达105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的860万美元增长21.2%,较2005年同期的910万美元增长13.6%。

广州丰田:再响平地惊雷

底气的来源:
永远不会满足现状的丰田在广州正进行一场新的试验——通过对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最具性价比的劳动力,以及最臻完美的生产方式的叠加,创造全球最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纪录。
在广州丰田的车间里你可以看到,流水线上两车间隙是几乎全世界最小的,从冲压到涂装生产线,生产效率都是全球工厂中最高的。而聪明的丰田在零件预分拣区安排了大量的人工,意图充分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后续工序节约时间,减少错误。而且执行副总经理袁仲荣也深谙广本、通用等每个对手的战术打法。
销售目标
15万辆——国内还没有任何一个汽车厂家、任何一种车型曾夸下如此海口,在投产的第二年单车销量达到15万台。
业务重点
加压,练强网络
广州丰田虽然对其经销商做了大量培训,但半年来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的状况使商家们已经被舒服的日子麻痹了,过惯了守株待兔好日子的广州丰田经销商,在常规状态下能否与那些经过混战洗礼的对手们抗衡,真的要打一个问号。
正因如此,今年广州丰田要给自己也给经销商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
扼制对手——广州本田
不让对手轻意强大起来,就等于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地位。
广州丰田是丰田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着丰田2010年在中国达到10%占有率目标的半壁重担,更承担着遏制其激进的全球对手本田的责任。所以他们在2008年中期将投产的第二款车型是针对本田销量火爆的两厢飞度而来的全球畅销车Yaris。

华晨汽车

华晨这家中国本土汽车公司,终于在2006年凭借骏捷的热销扭转了颓势。截止到12月14日,华晨提前完成全年20万辆的整车销售目标,同比增长79.6%;中华轿车累计销量达5.8074万辆,同比增长545.8%;华晨汽车集团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48.9%。
成为中国汽车销售额增长幅度最高企业的同时,去年底,华晨还与德国HSO公司签订了15.8万辆中华轿车的出口大单,这既是一次自主品牌的海外大冒险,也将华晨2007年进一步放到了聚光灯下。

华晨汽车:咸鱼翻身之后

销售目标
2007年整车年销量30万辆,增幅50%,年销售收入400亿元以上;到2010年,实现整车销量50万辆,销售收入800亿元以上。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它的根基真的扎稳了吗?

业务重点

寻找“首席技术官”
众所周知,没有骏捷就没有华晨的翻身,而从骏捷到即将上市的M2,最大的功臣就是他们从美国克莱斯勒请来的技术专家赵福全,但交上M2答卷之后,赵已离华晨而去。后续产品的研发如何进行?华晨表示,2007年将面向全球招聘“首席技术官”。

维护质量
老中华身上的痼疾会不会在骏捷身上复发?低成本制造会不会暗埋质量隐患?迅速扩大的市场售后服务能否令人满意?

闯过出口安全关
华晨尊驰出口德国目前仍未完全闯过欧洲苛刻的安全壁垒,正撞和侧撞的结果不尽人如意,目前基本还是靠成本较高的单车认证实现出口,但15.8万辆不可能都这样进入欧洲,怎么办?

创造利润
以牺牲利润换来的销量显然不能长久地支撑一个汽车企业的生存发展。如何使未来的产品量利双收?

底气来源
“去年,华晨共完成新产品开发11项。其中,07款海狮已经批量化生产;尊驰07款、A级车及新海狮等产品研发进展较快;混合动力车也已研发完成。这些新车都将按计划陆续投放市场,此外,搭载1.8T发动机的骏捷也将尽快上市。”这些被华晨认为是2007年销量提高50%的有力保障。

全行业掠影

上海大众:成败斯柯达
将在2007年第二季度上市的上海大众斯柯达Octavia明锐1.8TFSI无疑是今年最值得关注的新品牌。这款中等尺寸的轿车是德国大众在欧洲的一项成功试验——将德国车的血统与日本车俯就消费者需求的设计与服务相结合。所以上海大众将其矛头毫不犹豫地指向了丰田在中国销量最大的第10代花冠——卡罗拉。
但在德国成功的斯柯达能否像2006年的凯美瑞那样在中国创造奇迹,尚未可知。
一汽丰田:卡罗拉之年
在已经开业经销店接近250家的一汽丰田4S店里,从10万元的威驰到70多万元的陆地巡洋舰,品种齐全可谓全国之最。但支撑销量的功臣还是花冠。去年底上市的新一代花冠卡罗拉能否顺利接过这一棒,就看2007年之役。上海通用在年初就将雪佛兰降了价,而下半年还会出现强劲的对手斯柯达,如何增强网络的营销执行力将是一汽丰田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长安福特马自达:提升产能
2006年,长安福特马自达的销售增长是147%,但受制于产能,他们的产品供应无法让经销商感到满足。2007年下半年,长安福特马自达位于南京的新工厂将建成投产,届时南京和重庆工厂的产能总量将超过40万辆。加之一季度上市新的车型福特S-MAX和复产的马自达3,长安福特马自达会有更多的余地来精确制定他们的排产计划,让南京下线的福特和马自达车更好地满足东部沿海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上海通用:多品牌战略考验
2006年是上海通用实行多品牌战略的第一年,靠着强大的体系优势与对中国消费需求最到位的了解,他们用最多最全的车型和各具针对性的品牌填满中国市场每一个细分的需求空间——这使上海通用顺利地成为国内首家年销量突破40万辆大关的汽车企业。
但随着竞争产品的增加,若没有某一处绝对优势的产品,这也就意味着有可能在全线处处遭遇强大敌手而败下阵来。上海通用未来的一切任务都将集中于如何随时补齐系统中的短板,使各品牌均衡地向前发展。

宜家

自从1998年进入中国以来,来自瑞典的全球最大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目前只在中国开了四家店。2007年对于宜家来说,将是一个发展提速的年份。宜家亚太区总裁杜福延说:“未来,每一个在中国大城市生活的人都将拥有自己的宜家。”

宜家:
把店开到每个大城市里去

◆扩张
◇全球:目前,宜家在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50家门店。计划在2007财年,将全球的门店数量增加约10%。

◇中国:到2008年,在另外三个城市再开三家店。到2010年,开店数目达到10家。

◇中国现有门店分布: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其中北京店是其全球第二大店。
◆全球采购中国第一
◇中国采购量在全球份额中已经占到23%。

◇目前,宜家在中国拥有350家供货商。

◇在哈尔滨、青岛、厦门、蛇口、武汉、成都和上海设立了7个采购中心。
◆竞争策略:降价
在过去的五年里,宜家产品在中国的累计降价幅度已经超过50%。现在,在中国的价格基本上已是宜家全球体系中最低的价位。

安信伟光

中国实木地板大王安信伟光公司正在从全球资源掌控者变成一个全球市场进攻者,自去年获得凯雷集团2750万美元投资后,该公司正在加大海外市场的投资力度。

安信伟光:
满世界买森林

四大品牌
“安信”、“伟光”、“东信”及“喜尔居”

全球布局
◇巴西1000平方公里的亚马逊森林永久砍伐权
◇在俄罗斯拥有一家实木加工厂
◇2006年11月,针对美国市场推出“Ark”品牌,其美国本土专卖店数量在2007年2月将突破200家。
◇下一个目标市场:日本、非洲。

海外上市
如果2007年前两个季度保持较好业绩,并在随后两个季度拥有较好的业绩预期,原定2008年的上市计划将会提前到2007年下半年实现。

优势
是目前行业内惟一一家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因此,即使原材料供应有所波动,仍可保持较高的边际利润及强劲的增长。

供应商
全球有300多家供应商,仅在巴西就有120多家供应商。进口超过30个品种的地板原料,每年进口木材总量达96000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地板材料进口商之一。

目标
◇进入全球实木地板销售前三名
◇创建实木复合地板行业第一品牌
◇到2008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

Foto




Foto

Foto






Foto



《满城尽带黄金甲》:暴力意象与红卫兵情结

  《满城尽带黄金甲》为帝王设计了完美的仪式,它显现了中国人集体无意识的某些内容。片中华美仪式的铺陈和从暴力场景到夜空中的焰火绽放、鲜花广场的转换触摸到中国观众心中的敏感之处。这些意象来源于顽固地萦绕中国人心中,使他们长久迷惑、希望躲避而又无法逃离的心底情结。直觉地把握直觉,无意识地呈现无意识是张艺谋作为一个商业电影作者的主要天才。影片的意象在视觉上是强烈的,在叙事上是转折突然的。它完全可以被读解为中国人巨大心理震撼的后遗症,是民族的内心惊恐在艺术中的呈现,也是对中国人之后的臣服和帝王表现权威、再次宣示规矩的一种艺术化的形象显现。

  一、浓墨重彩绘仪式:从游民抢亲到帝王赏月

  从《红高粱》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张艺谋有一个延续的追求:他总能为自己的主人公设计种种出夸张、强化的仪式,这些仪式都十分新颖强烈,富有表现力。即使是回头看看他担任摄影师的《黄土地》,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人为打造的仪式化场景:那几百人在一起打腰鼓的爆发力段落和那农民戴着柳树枝条帽子跪在地上求雨的场景都是对陕北农民真实生活情形的强力改变。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从《红高粱》经过《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到了《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张艺谋影片还有一个明显而有趣的变化:影片中主人公的身份地位呈现一个明显的上升曲线。《红高粱》是为一个乡土游民设计性感的抢亲仪式和超人式的奇怪造酒仪式,而《大红灯笼高高挂》就开始给一个山西城镇里的财东设计仪式。那个陈老爷训练成群的妻妾互相争宠,以此满足自己那充满得意的欲望并躲避心中的恐惧。影片成功地渲染了那每晚四院呼喊,巡幸点灯的仪式,墙上的巨大京剧脸谱也和四处高挂的灯笼一样在无声地宣示着那大院里的规矩。现如今,张艺谋正在枕戈待旦随时准备着披挂上马挂帅奥运开幕式总导演,在电影里,他还是在表现反叛与规矩。继承了《英雄》的创造,他给帝王设计粉碎政变的暴力团体操,他为帝王营造出胜利后立刻在鲜花丛中重述规矩的豪华赏月仪式。《英雄》、《黄金甲》这类影片被人欣赏的场面和遭到诟病的色彩铺陈都是物有所值、归于一统的,这些绚丽色彩和巨大场面都达成一个重要的效果:把帝王的日常享受和非常时期的应变措施都拍成一场又一场的华美仪式。

  二、欲望场景:丰乳肥臀列队和铺陈装饰的政变

  《满城尽带黄金甲》把一个家庭乱伦故事与一个宫廷政变故事焊接在一起,在这个故事线上串着的是一系列用夸张的程式、亮丽的色彩和放大的布景呈现出来的帝王仪式。所有寻常百姓家的琐事和帝王的宫廷倾扎、篡权争斗都被在叙事上加以演绎了,被视觉手段加以铺陈了。笔者认为影片中弥漫着一种替帝王设想欲望场景的聪颖智慧,从中还可以看到编剧、导演为帝王设计完美仪式的那份辛勤和才华。我们看到:成建制排列的酥胸美女恭迎帝王归来;夸张铺陈的制药、逼迫人吃药的场面让人心寒胆战;恭顺的药师随时伺候帝王,他会细心安排座椅下的药液香气熏蒸帝王,还能察言观色、适时适度地替帝王锤背舒心;我们还看到,七、八米见方的大桌子和几十米高的赏月观花台;最后,我们还看到慈眉善目、文武双全的周润发以神机妙算的智谋和团体操一样的整齐有力无情地镇压了反叛。所有这些都没有那种故事的偶然走向带来的趣味和结构上精心编织中显现的不确定性,却只见到豪华的展示和金钱、力量的炫耀。这些金黄与粉红参杂的连环画中,丝毫找不到人性的光芒和个体的尊严,却只是透射出些许阴森之气。在我看来,本片在视觉处理上还不如《心不在焉的理发师》、《晚安,好运》那一类黑白电影显得富有美感。在这些黑白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严谨、控制和动人的美和华贵。但是,面对《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这些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我感受到一种仪式的威严和高高在上的庄重压力。但是,有些意思的是,用华丽夸张铺陈手法呈现的这个平息政变的紧张一刻并不是影片华彩乐段到来之时。

  三、 暴力仪式与集体无意识

  影片在大王调动盾牌枪刺如林轻松铲除政敌之后,又设计出一个令人拍案惊奇的仪式展现新高潮。紧接着出现的场景转换既富有视觉冲击力又具有让观众震惊剧作效果。王子元杰发动兵变,大王早已准备雄师百万,银灰色盔甲大兵压城,杀死黄金甲叛军。在此之后,场景从屠城血海迅速转换到鲜花盛典,这是一段变血腥场面为焰火装点亮丽天空的杂耍蒙太奇。我们看到鲜血流淌的台阶被覆盖、石雕被快速冲洗干净,上千人手捧菊花鱼贯来到宫廷中间的广场,他们摆花铺地毯,顷刻瞬间就铺满鲜花遍地。导演让我们看到帝王的大手笔,他突然翻手,转瞬之间就将那座屠城之后死神还在空中翱翔和欢笑的宫廷广场变为鲜花盛开的村庄。在我看来,这才是本片在视觉上最让人感到有冲击力和叙事上的最有新意之处。这一笔让我意外,但是稍加联想后又觉得十分熟悉。这种从令人震惊的暴力突变到水洗清场、鲜花盛开之间的突然转换太有力了,它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段落,它具有视觉奇观,在这天才地营造出的强烈意象中,有着可以多重解读的意思,它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尽管我不认同影片设计的戏剧情境,彻底地不喜欢这种为权威设计奢华的趣味和俯首称奴的价值观,尽管对这类大片进行简单的恶评可以显示批评者的艺术高明和政治正确;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张艺谋今天拍的电影首先是中国的领导还有百姓喜闻乐见的。但是,导演为什么要拍摄这些充满了阴森之气的故事?就中国的现实语境和政治环境而言还有一点奇怪的是,张艺谋为什么要拍摄这些具备明显的历史场景联想、可能导致作品被管理部门拦截的场景?本片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文本。

  在荣格心理学的认识中,人的阴影是他的心理的一个方面,可以不被自己所觉察,面临自己的阴影是十分痛苦的,并且是无休止的。可以认为,本片的创作者是在表现自我,但他同时也是在以此揣摩观众、迎合观众。这里,作品形象体系中的意念要大于导演的动机,艺术品的形象要远远比创作者承认或者意识到主题要丰富、复杂得多。本片的导演和编剧很可能并没有制造影射或者象征来完成自己的主题隐喻,他们的创作是一种无意识指引下的形式冲动。创作者的确在尽力让自己天马行空发挥想象,但是这类影片能够反复制作赢得票房是由于他们自己趣味和潜意识的直觉流动投合了当今中国社会的上下诸多人等的心理需求。

  可以认为,《满城尽带黄金甲》显现了中国人集体无意识的某些内容。不管我们喜欢与否,这种华美仪式的铺陈和随后的从暴力场景到夜空中的焰火绽放和鲜花广场的转换肯定是触摸到广大观众心中的敏感之处的。这些意象中有张艺谋挥之不去的心中块垒,它们源于顽固地萦绕所有中国人心中,使我们长久迷惑、意图躲避,但又无法逃离的心底情结。直觉地把握直觉,无意识地呈现无意识是张艺谋的重要天才或者说作为商业电影作者的主要天才。这部电影又一次成功地触摸到我们民族的心理感应点。这里我们显然看到一种原型触发转化为艺术形象的时机和引爆点。“原始意象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相对应的平衡和补偿因素,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这种意象是几千年生存斗争和适应经验的沉淀物,生活中每一巨大的经验每种意义深远的冲突都会重新唤起这种意象所积累的珍贵贮藏”i所以,我们才会在《满城尽带黄金甲》、《英雄》、《夜宴》等影片中看到这许多充满阴暗和受虐意味的场景。它是中国社会的历史记忆引发出来的强烈意象,这是中国人心中某种集体无意识的艺术显现。这里面显然有对突然降临的暴力事件的震惊,也表现了震惊遗留下来的精神创伤,这种创伤的心理症候是:把荒诞当作必须接受的现实,把邪恶的暴力掌控、“胜者为王”当作亘古以来从不改变的天道。它也许是我们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是我们两千多年来的历史记忆、心理痕迹在当代经验触发、引导和规定以后的形式张扬,它是我们心理情结经过处理和变形之后的一种形象呈现。如果仅仅从《英雄》、《夜宴》和《黄金甲》营造的景象和观众的热烈追捧来诊断我们民族的脉象,我们这块土地上那个所谓“大写的人”已经被打断了脊梁骨。这还不算,这个断了腰的人又挣扎着翻身起来,匍匐爬到威严而又仁慈、心狠手辣却又兼爱天下的帝王脚下长跪不起、常跪不起。

  必须承认,直觉地把握民族心理是张艺谋的长项之一。这类影片是我们中国人集体无意识被挤压、被训练、被强力指引和导向之后的一种走向,它是十分具有现实性的走向。但应该强调指出的是:它并不是必然的走向,不是所有人的心底潮流和艺术呈现的共同走向,它只是一种走向。仅就艺术性想象和影像呈现而言,它也是目前诸多品味中的一种,我们还看到许多不同的现实感觉和影像创造,只不过不在这一类古装主旋律大片中而已。

  四、第五代演唱“古装主旋律”

  除了极强的形式创造能力,张艺谋作为导演的另一个天才是本能地了解本能,他总是对社会心理有一种直觉的把握。90年代古装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内在主题完全符合了官方用形象语言和艺术外包装去建造政治合法性的要求。具体而言是在这些方面:1、由民族自豪感导向国家主义。形象展现是中国历史悠久、哲学博大精深,山河壮丽。2、好帝王能发展经济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百姓在这时就会高兴(《荆轲刺秦王》、《天下粮仓》、《雍正王朝》)。以参照阅读的文本还有一些国家形象宣传片。同一时期,张艺谋和许多主旋律导演在专题片、MTV中用唯漂亮主义营造繁荣、欢乐的美丽新世界。张艺谋申奥片的核心创意就是孩子的笑脸。3、君王建造长城、征讨异族维护了国家统一。《荆轲刺秦王》、《英雄》《康熙帝国》)4、杀人成为影片叙事中的重要题材,通过杀人的叙事编排阐述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于力量,生产权威崇拜心态,以此形象地倡导犬儒主义的服从心态。这可以从《英雄》、《雍正王朝》、《荆轲刺秦王》等明显看出,《满尘尽带黄金甲》是又一个标本,它的意义和心理结果更为复杂。这里有一个事实比较引起我注意:同一时期的大陆青年导演也在影片中大量涉及死亡这个题材,但是在他们作品中我看到的是对死亡的迷惘和心理震撼而不是像在第五代导演作品中看到的更多是权威崇拜。ii

  张艺谋们90年代以来为何把古装主旋律电影电视拍得这么符合宣传部门的要求?第一动机是制片资本的要求,因为必须要考虑被主管机关审查通过。通过这种有形的、具体的要求、指令;通过禁止(《活着》、《蓝风筝》、《霸王别姬》)和命令修改影片(《有话好好说》等)的训练和驯服后,创作者的创作被纳入主导意识形态的再现系统。张艺谋们被纳入这个系统后,不光要呈现(自觉、不自觉地)一些思想指导者所指定的历史解释和和现实意义,还通过美学趣味和其中英雄形象的营造来再生产这种认同机制。中国的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不再把建立明确的、自圆其说的主义和信仰作为宣传任务,而是将另一些价值(富有、国家主义)作为合法性来源,使用另一种心理说服的路径和运作模式。这时,我们也看到了第五代主将们的形象系统产生了很大变化。

  到了《英雄》,张导演探索了将“唯漂亮主义”与权威崇拜进行完美结合的风格,拍出了古装主旋律的杰作。“在主题意念和政治取向上,《英雄》完全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陈凯歌《荆轲刺秦王》的传统。这就是被业内称为古装主旋律的传统。从《荆轲刺秦王》到《雍正王朝》一路走到《英雄》我们看到第五代导演的一个重大转向。三个同学都走了一条由先锋探索性电影向主导文化跑步的道路。在我看来,我们的导演把政治上正确变成了政治上保险。把没有阻力当进步,把大众心中病态心理情结作为商业卖点,把道义、人道这些电影中必然关心、应该关心的内容放在了两边。”iii这样,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同学就在“古装主旋律”这面大旗下集合了:张艺谋塑造了《英雄》、陈凯歌讲述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胡玫拍出了《雍正王朝》,高歌“世间万苦皇帝最苦”、iv陈家林重新打造《康熙帝国》、吴子牛盖起为清官歌与呼的《天下粮仓》。这类影片呼应的基本是当下政治话语的宣传重点:以清朝繁荣盛世直接比喻当前的富强国力、国泰民安、以对康熙、秦始皇的颂扬来表现当前的统一必要性和决心。

  但是,要当武侠片、商业大片看,《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却是一些十分另类的作品。从叙事学角度来分析,《英雄》的几个叙述者都是围绕皇帝来讲故事、讲道理,而且那个最终的、明察秋毫的的判断者非常英明,他能洞察一切,一两句话就揭出真情。这种围绕中心式的叙事还与影片的空间设计相关:主人公每替皇帝杀一个敌人,他就可以在大殿上跟皇帝接近一步。如果联系结尾处秦始皇隔着长阶梯把剑扔给刺客那个镜头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叙事与空间相联系的安排是有深意的,它表现了帝王的绝对自信和雍容大度。在《英雄》当中,一切故事的真假、对错都由那个刺客跪着请皇帝来评判。最后,作者试图把那个恶名垂青史的杀人皇帝呈现为一个爱天下、爱和平、懂得大仁义的英雄。我在香港、台湾的武打片和武侠小说中从没见过这种叙事设计。 大陆许多观众和学者是从影片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权威崇拜来分析这部影片。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在为统治者的暴力提供心理合法性。v

  五、政治式写作与红卫兵情结

  《英雄》、《荆轲刺秦王》、《满城尽带黄金甲》等部影片显露了那一代人心底的红卫兵情结。这种艺术文本是一种潜意识的流露和有意识编排的混合杂交体。创作者也许没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是那么惧怕权威、那么崇拜权威。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殚思竭虑以为是精巧设计的创意和艺术追求怎么就汇入集体心理中那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权威崇拜心态。

  在叙事电影的创作中,我们可以认为张艺谋们创作的古装主旋律电影回到了他们在从影初期竭力逃避的电影形态:罗兰·巴特所总结的政治式写作,更准确地说是其中的革命写作。罗兰·巴特总结的革命写作的几个特征在他们95年以后的作品中都有明显表现。1)髙扬的抒情性。听听《荆轲刺秦王》和《英雄》的台词、音乐就能发现这一点。《荆轲刺秦王》让小孩跳城墙那一场的交响乐队演奏大调音乐也有强烈的抒情性。罗兰·巴特借用波特莱尔的话引证革命式写作是“对生命中重大场景带有夸张性的真实表达。”vi2)暴力崇拜,不同于港台电影的将暴力浪漫化、纯形式化、非表意化,革命写作中的暴力描写是要引起仰视,而且紧密地对应一个政治宣布。在主旋律影片《淮海大战》的片头,有一个长长的移动镜头拍摄烟火爆炸、尸体,落幅是一个受伤的战士对着逆光中升起的太阳,这是为了追求一种十分明确的象征:革命烈士用生命催生新中国。在罗兰·巴特看来,这种革命式写作中的字词形式、内容表达的夸张姿态,事实上对读者而言“它本身就足以延续日常生活中的绞架”。“革命写作要表达的就是这场革命传奇的隐德来希:它用恐惧直击人们的心灵,并迫使他们明白,作为一个公民,他们就应该认识到流血的神圣意义。” vii3)描绘革命英雄。这类影片中的英雄不是港台电影中的英雄,那是个人主义的英雄。这类影片中的英雄都是国家的英雄,他们关心的都是天下、江山。我们常听到这样的台词:“王要爱天下的人”、“护国护民”、“为了天下的和平”(节选自《荆轲刺秦王》、《英雄》台词和字幕)。

  同样是80年代以思想解放为标志的“新时期”脱颖而出的大师级人物,电影导演跟学者、文学家比较起来有着巨大不同,张艺谋们是这样地与社会上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自然保护主义等思潮和新的电影叙事方法隔绝而与犬儒主义的主流思潮完全合拍。这是有意为之的拒绝,还是因为孤陋寡闻导致的隔漠?在笔者看来: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在于几个因素:书报检查机构明确而有力的导向、媒体的话语力量、他们自身的深层意识。具体而言是:1)电影机构的制约。与同时期的美术、文学乃至思想界的同龄人相比,为什么电影导演更快地成为80年代的活化石?甚至更快、更集体化地退化到六十年代。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这个行业对工业运行机制和电影审查等一整套意识形态机构依赖性更大,所以更容易被驯服。2)中国式的后殖民话语、文革话语的压制。到了90年代中后期,后殖民话语几乎成了阐释张艺谋、陈凯歌那些走向国际的影片的主旋律解说和唯一的分析角度。3)童年记忆、青春记忆的重要性。他们是红卫兵,他们的青春在欲望被极度压制和对权威的恐惧和崇拜中扭曲地度过。他们那时就用对领袖的捍卫和服从来为自己的所有欲望实现进行包装和命名。他们的一切反叛、一切个体欲望爆发都是建立在保卫最高权威这个名目下的,因此他们看似危险的叛逆实际只不过是完全具有合法性的“奉旨造反”。他们的行动比历代的农民起义要安全、保险得多。因为这种强烈的少年记忆,他们与“领袖”、“王”、“天下的王”所构成的施虐/受虐关系成为萦绕他们心中的永久情结。20世纪80年代短短10年的思想解放运动逝去以后,在90年代的强力导向氛围下,人到中年的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心底的红卫兵意识复活了。他们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决定了他们红卫兵的职责,红卫兵身份和行为那时是他们生活的意义来源。今天,归顺姿态和在新意识形态指挥下的舞蹈是他们艺术家许可证和经济上的利益来源。所以,他们成为了可以教育好的一代。这个年龄和过去经验的共性群体,再次有先有后地出现了创作作品的共同思想走向。当然,也有因人而异的情况和个体的变化。越到后来,主旋律话语和政府宣传、主旋律要求对张艺谋影响越大。而到了他拍摄《英雄》的时候,陈凯歌也有过转向普通化、人情化的《和你在一起》。同样是张艺谋的同班同学,顾长卫在2004年拍摄的《孔雀》以有趣味的剧作和极具力度的真实感描绘了河南小城安阳文革后期贫民的那些没有阳光的日子。

  【注释】

  i 引自荣格《心理类型》,载《荣格文集》6卷 伦敦1970年版373页

  ii 参见郝建,《第六代——命名式中的死亡与夹缝中的话语生命》《电影欣赏》2003,夏季号 No.116

  iii郝建:《荆轲护秦王》,载《南方周末》2003年1月9日C18版。

  iv 原片头歌这一句是:“世间万苦人最苦”。但联系片头画面和那个电视剧的上下文,这一句的意念指向是:“世间万苦,皇帝最苦”。整个片头歌实际是隐含的第一人称替雍正皇帝发出心声。

  v任不寐,《《英雄》,为杀人铺张些理由》,载《21世纪文化地图》第2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vi项晓敏,《零度写作与人的自由》,——罗兰·巴特美学思想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30页。

  vii项晓敏,《零度写作与人的自由》,——罗兰·巴特美学思想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30页。

Thursday, January 11, 2007

How-to Download Videos from Websites Like Google Video, YouTube, MySpace, and Others

This simple tutorial will show you how to download videos from the internet (MySpace, YouTube, Google Video, etc) and save them to your computer. The reason you have to go through this process to download the video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content providers (YouTube, Google Video, and others) use special formats that do not allow playback in traditional media players (i.e. Windows Media Player, Itunes, and others); as such this method allows you to save the downloaded video files to a universal .avi file that you can play back on any media player. As always comments/suggestions are welcome.

1. Download & install Firefox (You need firefox for the extension to work)

2. Download & install the Video Downloader extension for Firefox (The video downloader extension allows you to save videos from popular websites like Myspace, YouTube, Google, and others.)

3. Download & install Media Coder (This encoder converts the video you download into .avi files which allow you to view and store them at your won discretion)

4. Find the video you wish to save. Once you are on the page click the Video Downloader Button in the bottom right part of your Firefox Browser window.

5. A window will pop-up. Click the button that says Download Link

6. When prompted select Save to Disk and then click OK

>>>>>Please note that if the file you download does not have the extension .flv, then rename the file and end the name with .flv <<<<<

7. Start up MediaCoder

8. Click on the I agree radio button and on the Skip Setup Wizard button, then close the window that appears after that.

9. Drag and drop the .flv files you downloaded into the large white area in Media Coder

10. Click on the Video tab in the lower left-hand section on the window and select XviD in the Format drop-down menu.

11. Click the large Start buttonon the top toolbar window to start transcoding your video.

12. When completed a window will propmt you saying that transcoding is completed, go your file's original location and an .AVI file shoudl be there with the same file name. Now you can play it with Windows Media or your favorite media player.

记忆中20个最精典的爱

、无字情书

那种暗示的方法曾经风行于80年代,可是当时我就偏偏不懂。一天,我收到了一封莫名其妙的来信,邮票倒着贴在上面。我认出了信封上他的字迹,可是信封里却是空空如也。也许是因为未收到回音,他终于忍不住来找我,捧来一摞厚厚的白纸,“这回你就不必借口没有稿纸而不回信了”。

2、爱屋及乌

我是先认识它,然后才认识她的。她经常在晚上带着那只小狗来公园散步,再以后我和它成了好朋友,接着我和她也成了好朋友。一天我们坐在长椅上休息的时候,我拍拍小狗,对它说:“告诉你的主人,你还需要一位男主人照顾。”

3、占卜

我最喜欢用扑克牌给别人算命,因此找我来求福求财的朋友无数,可是我偏偏不给她算,只是告诉她:“你的命运是天定的。”自然她不是很满意。后来我又告诉她:“我的命运也是天定的,咱们有缘。”结果她不相信天命,却同意我的预言。

4、执手相看

其实我并不懂五行之术,却装出江湖术士的样子,抓起她的手,“我来给你看相”。并信口胡说一番。然后又伸出我的手给她看,“请注意我的掌纹和你自己的掌纹”。说着煞有介事地将我的掌心和她的贴在一起。“知道这叫什么吗?”我故作深沉,紧接着说,“这叫心心相印”。

5、谁比谁笨

她总是说我笨,因为跳舞时我总是踩她的脚。可是我觉得她比我笨,吃饭比跳舞容易多了,可是她却不断地在桌子底下踩我的脚。现在一想,还是我笨。

6、借椟还珠

小说里男女主人公的相爱经常是从借书开始的,没想到我也碰到了,每次找我他都会借书,然后保护得很小心地再还给我。后来他在书里夹了张纸条,“我喜欢你”。

7、大打出手

她被称做“女侠”,原因是她身边的男士无不遭受过她的皮肉之苦。惟有我例外,她对我客客气气,言听计从。后来人们不再称她做“女侠”,原因是她对身边的男士突然变得客气起来。惟有我例外,时常受到她的“独”打。

8、替身情侣

她对我挺好的,但女孩的心思很难猜,总有点若即若离的感觉。后来,我特意找了个老同学陪我散步,当然也是个女孩子,当她出现的时候,我们还装作很亲密的样子。她果然信以为真,泪水差点流出来,转身就跑。我马上追过去,拉住她说:“你别生气,我是试你的,现在我知道了,我是喜欢你才这样做的。”她破涕为笑。我们的拍拖就是这样开始的。

9、照片的作用

我在大二的时候就喜欢上她了,但我不知道她是否有和我相同的感觉。于是,我翻拍并放大了一张她的照片,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她来玩的时候,我把她让到桌前坐下,然后借故去洗苹果。她在翻看桌上的书刊时,自然看到了自己的照片,她很吃惊,但其实很高兴,我看得出来的。这时我就凑过去道歉说:“不好意思。我喜欢就这么做了,如你不高兴,我马上撤掉好了。”她却慌忙说:“别,别,挺好的,其实我家里有更好的,明天我拿给你呀!”这时候,我对自己的感觉确信无疑了。

10、距离与爱

交往挺长时间了,但由于双方都没说过一个“爱”字,我对和他的关系心里没底。

有一天我俩出去吃饭,以前都是对着坐的,那次我特意坐在了他的身边。一个微妙的变化,却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他对我的心意自然是很清楚的。那天他特别兴奋,话也极多,距离的拉近似乎增加了他的勇气,他的手也爬到了我的肩膀上,凑过脸来说悄悄话,我则顺势把头埋到他的怀里。我们的爱情能走到今天,真得感谢距离的改变。

11、跌倒有学问

有一次在公园里散步,我想试一下和他感情的进展程度,便“哎哟”一声做出要跌倒的样子,他自然本能地把我抱住。我便捶着他的胸膛撒娇地说:“你坏,你坏!”他却抱得更紧了,说:“还有更坏的呢。”这是他第一次吻我,感情自然又进了一步,我也就放心了。

12、步步紧逼

“有女孩请我看电影”。我说,她很紧张,眼巴巴地等下文。我于是话锋一转:“但我谢绝了。”她微笑一下,很放松。我便乘胜追击:“我只想和你去看。”结果,那天我们便牵着手去了。

13、送我一程

他每天都站在公司的门口,看我骑车走了,他才离去。风雨无阻。但他每次都把我瞟得心慌意乱了,却死不开口,是个胆小鬼!后来我忍不住了,上去说:“送我一程,好吗?”他忙不迭地答应了,连兴奋都掩饰不住。

14、借书的学问

她经常来我这儿借书,有意思的是明明借过的书了,仍像新书似的借走了,还很感兴趣地问我书怎么样。后来我问她:“怎么借书也不会借?一本书借了好几次。”她却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故意的,要不你还真以为我喜欢你的书呀!”

15、花语

2月14日情人节,她打电话问我:“知道3朵玫瑰代表什么吗?”我说:“当然,花语是‘我爱你’。”她沉默了一会儿,开始嗔怪我:“既然知道,为什么不送我一份?是不是邮差还在路上?”

16、美食其意

其实她根本不懂烹饪,却跟我大谈各种美味,并且口口声声要亲自下厨给我做。结果她做了一盘烧糊了的炸牛排,没能征服我的胃口,却打动了我的心。

17、浪漫之举

人家都说搞艺术的人最浪漫,可他整天除了画画还是画画,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自作多情。他用一幅画打消了我的疑虑:美丽的大漠长烟,夕阳山外山,他牵着我的手共赴旅途。

18、类比

一天晚上我在她家聊天,谈着谈着,她忽然不言语了。然后盯着我,她笑着说:“你说话的腔调,跟我爸对我妈说话一样。”我不禁怦然心动。

19、虚惊

说来惭愧,那层窗户纸还是她捅破的。我们一块吃晚饭,她破例端起了酒杯。

酒过三巡,她向我透露:“有个男人追我。”我马上急了,“千万要三思而后行,可别饥不择食”。“人家挺优秀的”。我更急了,“难道你就没注意到,在你眼前晃来晃去的这个男人更优秀?”她笑了:“那个男人就是你。”

20、“和你一样的”

有一次她问我:“将来找一个什么样的女朋友?”我知道她在试验我,便回答说:“和你一样高的,和你一样重的,嘴巴和你一样小的,脸和你一样圆的。”她打断我:“这样的有几个呀?”“有一个就够了,我只爱着你,相信我!”
她虽然嘴里埋怨我贫嘴,但那天她笑得却最开心,她以为终于诱出了我的心里话,其实我何尝不是这么想的。
如果看到一个帖子值得一看的话,请尽量回复,因为你的回复会给人继续前进的勇气,会给人很大的激励,同时也会让人感激你玫瑰女人

中国人战斗思维的根源是什么

  两天,笔者驾车在北京的三环路上行驶,发现电子警示牌上的字幕改了,由“请勿酒后驾车”变成了“打响今冬明春道路交通安全攻坚战”。我不禁哑然失笑——又见“战斗思维”。

  日常生活中,在银行工作的人被称为“金融战线工作者”,在报社工作的人被称为“新闻战线工作者”,在学校工作的人被称为“教育战线工作者”,在法院工作的人被称为“司法战线工作者”。对于这些称谓,我们习以为常,但仔细想来,确实都是“战斗思维”的结果。

  实际上,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就从战争时期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已经有了近30年的时间,按理说,“战斗思维”不应如此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可真实为何与之相反呢?

  一次,笔者从境外机场乘机回国,检票时,排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国内来的一个旅行团。他们叫嚷着、争抢着往前挤,希望能尽早登机,令周围的外籍人士侧目。我不解,于是问他们的导游,“这又不是在国内挤公共汽车,每张机票都能对号入座,为什么还要挤成这样?”导游耸耸肩,“我也不知道”。

  后来我分析了一下,中国游客在境外机场挤座位,并非由于他们素质差,而是习惯性使然。

  长期以来,中国的物质资源匮乏,经历过物资紧缺时代的人们,形成了抢购商品、争抢机会的习惯,但这只是浅层原因,并且无法解释富足起来的国人,仍习惯于“抢夺”的现象。真正的原因是,在诸多领域,我们长期缺乏公平、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民众也不信任既有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于是乎,大家热衷于采用“私力救济”获取资源。

  如果民众习惯于自己动手获取资源,而不去寻求国家公器进行公平分配,那么,丛林法则将代替法治规则,“弱肉强食”会被默认,人人将自发地启蒙“战斗思维”。这样的结果是,谁的胳膊粗,谁更加威武有力,谁的后台硬,谁就在社会资源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这一论断在近来发生的一系列近乎疯狂的社会新闻中得到印证。

  由于合同纠纷,房东雇人把租住于此的商家店铺统统砸烂,接受警方讯问时,他还振振有词地说:“到法院去告他们太麻烦了,几年都判不下来,赢了官司也会执行难,还不如直接砸烂了赶他们走!”业主与物业公司有了纠纷,不是坐下来谈判,或者提交仲裁委员会解决,而是各自下“猛药”——业主一直拖欠物业费,物业公司的绝招则是断水断电。到了年关,辛苦了1年的农民工拿不到薪水,却很难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只得频频上演“跳楼秀”……

  大家一定都记得前几年发生的“上海交大招生丑闻”。此前,人们一直认为,高考制度是中国最公平、最具有公信力的制度。但是,当那张长长的写满了“××,××领导侄女,请关照”、“××,××领导交办,请妥处”等的招生目录被披露后,人们惊呆了。我们一直最为信赖的高考制度竟然充斥着腐败与交易!后来,就有人在网上卖大学录取指标,卖大学文凭,说是“内部指标”,或者“内部关系,绝对硬”,10万元1个,于是,还真的有家长领着孩子去买。为什么呢?因为人们相信,大学录取通知书并不神圣,只要有足够的钱,或者有足够的关系,就一定能得到。

  当机会和资源分配不公平的时候,相互不服的人们,就会动用自己的一切力量去争、去抢。对于个人来说,这就是战争。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战斗思维”,由此日积月累而成。

  笔者有位朋友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该法学院在全美名列前茅,学校又位于纽约市,因此,前来演讲的世界各国名流政要络绎不绝。每次来了大家关注的知名人士作演讲,同学们都想去听,但最大的礼堂也只能容纳几百人,怎么办?法学院的同学们采取的是人类最原始、最公平的机会分配方式——抓阄。这样,能去的人固然兴高采烈,去不了的也不会怨天尤人。

  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当机会和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公平的时候,人们的诉求是有节制的,是理性的,他们不会抓狂,不会去“战斗”。

Tuesday, January 9, 2007

Foto







“摸着石头过河”和“一切向前看”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欧洲人开始从中世纪的蒙昧和宗教裁判所的阴影中解放出来,去完成人自己认识世界,建设生活任务的时候,由于上接希腊人善思深思的传统,觉悟了的先哲们在向人们启蒙,便着力继承亚里士多德的工作,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揭橥两面思想大旗,锻造了两件思想工具:由培根开创的英国经验主义归纳法和由笛卡尔启迪的大陆理性主义演绎法。就是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武装与指引下,欧洲大陆经过了激烈的社会革命,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不仅彻底改变了欧洲的面貌,改变了英法移民统治的北美的面貌,而且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虽然由于人的局限性,欧洲人找到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并不完美,更非万能,由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创造的这个世界也并不完美,更非天堂,但历史告诉我们,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人们至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有效最有益的思想工具。也许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一天人们会找到比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更好的思想工具,但在历史的现阶段,人类前进,社会发展,绝非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莫属。然而似是而非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则不在此列。鱼目混珠,鱼眼睛还是鱼眼睛,不会成为珍珠;似是而非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也不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而是蒙昧主义,极权主义。中国大陆当局的指导思想“摸着石头过河”,“一切向前看”,就是这种似是而非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一)
“摸着石头过河”不是“经验主义”
“摸着石头过河”本是句乡谚俚语,有经验主义形象化表达的特点,但中国大陆当局在现代化建设中遵循的“摸着石头过河”方针,却不是经验主义的。经验主义有个前提,即人的思想能力。有思想能力的人,在生活实践的经验中,运用思想能力,由对许多个别事物经验的归纳总结,得出对事物本质的普遍性认识,形成思想。在这里,生活经验是基础,思想能力是前提,并不是经验决定一切,而是思想对经验的归纳分析决定一切。没有经验,思想能力固然没有英雄有用武之地,但没有思想能力,经验只是现象的罗列,对人认识事物性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形成思想,取得进步,并无意义。而生活中的正常人,只要生活,就有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能力对于人起决定性作用。欧洲人的幸运是,从古希腊开始,特别是从亚里士多德提出形式逻辑,欧几里德提供平面几何训练运用形式逻辑推理能力开始,思想能力的训练与运用,即使在中世纪黑暗时期也未停止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更是对欧洲人思想能力的进一步解放和更深入地训练,思想逐渐变为习惯,经验的介入,又使它如虎添翼,八面威风。思想终于成了欧美人士的生活方式。所以,牛顿才会从观察的经验出发,归纳出万有引力,揭示出宏观世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洛克才会从观察的经验出发,归纳出对认识起源的深刻认识——“白板论”,对人类社会发展自由民主前景有深刻的阐述;亚当斯密才会从观察的经验出发,归纳出市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的深刻认识,揭示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达尔文才会从观察的经验出发,归纳出进化论,揭示出生物适者生存,器官用进废退的进化规律。而中国实在不幸,自秦始皇焚书坑儒起,中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又科举开考,八股取士,思想成了禁区。中国人因没有思想的权力而失去思想的能力,只会用征圣宗经的方法,拿子曰诗云作根据,在阴阳对立统一转化的思想模式反手为云,覆手为雨,“千古文章一大抄,看你抄得妙不妙”。虽有经验,而无思想。大陆搞社会主义以后,情况更糟。“舆论一律”,严于焚书;反右文革,酷于坑儒;“舆论导向”,外松里紧;金钱地位,软刀割头。中国人思想僵化的程度,中国人思想贫乏的程度,中国人不会思想的程度,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在这种情形下,鼓吹“摸着石头过河”,只能是在鼓励瞎子摸象:摸着耳朵的,说象像蒲扇;摸着腿的,说象像柱子,摸来摸去,只能摸个四不像。果不其然,摸着阶级斗争为纲不灵了,改摸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衙门,军队机关,文教单位,都纷纷下海经商,浑水摸鱼,GDP上去了,文化下去了,高楼大厦多了,道德信仰没有了;摸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又只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名义上大家一齐摸钱,实际上捷足者先登,权贵和傍权贵的这一小部分人便首先摸得囤满缽满,国内装不下,存到国外,一套别墅不够,两套三套,还不行,移民海外,而贫穷的人干了五十年社会主义,干了二十年改革开放,只能流汗,流泪,卖血,卖身,卖命。曾几何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又回来了!这就是现代化么?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么?为什么老牌的欧美发达国家不这样?为什么后起的发达国家韩国新加坡不这样?为什么发展势头目前还不如我们的印度也不这样?为什么当年能跟美国抗衡的苏联也并不这样?“摸着石头过河”,真让我们摸到了四不像。没有思想工具,没有思想能力,没有思想习惯,尽管有历史上先进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可借鉴,尽管有现实生活中发达国家的榜样可学习,我们仍旧不能不一再面对本可避免的危险,不能不一再重复着本应避免的错误。只要思想还没有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无法摸到出路,即使干现代化这种开天辟地的大事业,即使在全球化信息化这样伟大的新时代。
经验主义除了思想的前提外,还有一个主体的范畴,即谁经验,谁思想。英国起源的经验主义主体是每个英国人。自1215年签订《自由大宪章》以来,英国的统治者英王和中层的贵族,骑士,业主跟底层的劳动者都在行动,用法律的形式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以至于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熟,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也是以三赢的方式实现的:英王和贵族失去了一些权力,但保持了利益和形式上的地位;资产阶级成了统治者,但对英王和贵族有所让步,对生产者工人阶级有所让步,容忍分享权力和利益;生产者工人阶级虽然还处在社会底层,权力和利益不仅没有被剥夺,而且与时俱进,水涨船高,总在扩大和提高中。因而,英国的经验主义是包括每个英国人的经验和思想的主义。最有意思的例子是,号召无产阶级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的马克思,在他的祖国普鲁士不能安身,在文雅的法兰西不能立命,倒是在资本主义发祥地英国的伦敦平安度过后半生,大写特写打倒资本主义的文章,公开建立推翻资本主义的组织。生于德国特里尔的犹太巨人,死于伦敦寓所,葬于海格特公墓,坟墓至今完好无损。对自己的死敌都能容忍,对自己死敌的智慧都要汲取,这就是英国的经验主义。中国则相反,“摸着石头过河”,摸的权力只属于统治者个人。也就是说,只有统治者个人的经验是经验,别的人无权摸石头,即使摸了也无权说出自己的经验。远的不说,近一百多年来,慈禧只准自己摸石头,不准光绪摸;袁世凯只准自己摸石头,不准孙中山摸;蒋介石只准自己摸石头,不准毛泽东摸;毛泽东只准自己摸石头,不准梁漱溟,马寅初,章伯均,罗隆基,儲安平,彭德怀,刘少奇,邓小平摸;邓小平只准自己摸石头,“毛在,毛说了祘,我在,我说了祘”,不准胡耀邦,赵紫阳摸。这种极富中国特色的只准统治者个人自己摸石头,别人只能跟着他过河是极权主义,不是经验主义。像英国那样,倾全国之力,进步仍不免磕磕碰碰,不停立法改选,中国凭一人之力——又是一颗不会思想的头脑——来治理,屡屡“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也就不奇怪了。今天,中国大陆经济世界一枝独秀,俨然世界工厂,而对民族的基础——教育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几乎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卫生资源分配也几乎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国家,也就不奇怪了。奇怪的是当局说我们还要现代化,一体化,那就请从审视“摸着石头过河”开始,回到经验主义认识论和归纳法的正途上来,注重思想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方法的培训,让思想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让每个中国人都来摸石头过河。
(二)
“一切向前看”不是“理性主义”

“一切向前看”也是这样,看似诉诸人们的理性,满腔热情呼唤人们向前进,充满了理想主义,其实不然。笛卡尔标举的理性主义,推崇精神,相信人的理性可以用几个原则或几个公理提纲挈领,就可以把握世界的秘密。理性主义就是理性的人寻求破解世界秘密的原则或公理的纲领。欧洲大陆启蒙运动就是解放人的理性,破解世界秘密的壮举。法国的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社会主义,德国的批判哲学,绝对精神,俄罗斯的民萃主义,马克思集英法德俄理想之大成的共产主义,都是既影响了本国社会发展,又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的代表。继英国而起的德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诞生了有划时代意义的量子论和相对论,不是偶然的,是德国哲学,德国精神,人的理性达到极致的结晶。中国自“五四”运动起,在唤醒中国人理性的同时,也在崇高理想的鼓舞下,奋不顾身地投入改变中国的斗争中。浴火凤凰的高自期许,“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豪迈誓言,都在“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和“万寿无疆”的独裁统治下烟消云散,杳如黄鹤。大陆当局提出“一切向前看”的时候,正是大陆理性被摧残殆尽的时刻。失去理性的人不仅成为个人迷信的牺牲品,而且沦为艰于生存的物种;不仅统治者玩弄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破灭了,而且社会生物应该具备的道德和信念也扫地以尽。饥者易为食,寒者易为衣,改革开放,百废俱兴,洗心革面,适逢其时。事半功倍,理应是归还大陆人思考的权力,唤醒久蛰的理性,万众一心,继往开来,掀开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遗憾的是,大陆当局对大陆人刚刚苏醒的理性,既不珍惜,又不宽容。“一切向前看”不过是取消大陆人对历史上和现实中诸多问题思考的权力,发言的权力,新版的愚民政策而已。糟糕的是,愚民政策愚民的同时,也在愚君。对过去的封闭,对现实的隔绝,必然对未来心中无数,即使统治者真想实现现代化,强国富民,做起来也是混沌一片。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切向前看”,应该看到社会往前发展的全面进步,政治进步,经济进步,文化进步,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精神财富更快的增加。一句话,大陆中国人的进步和提高。而现实是,“一切向前看”,看到的“一切”都是钱。“发展是硬道理”事实上是“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七上八下”因而就成了生命线,经济指标因而成为对外炫耀,对内愚民的唯一道具。这样看了二十年,干了二十年,成绩当然不是没有,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很大,但是共产党祖宗马克思揭露痛斥的剥削现象,一个多世纪之后,又在他信徒治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极富特色地泛滥成灾;就算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改革开放算起,二十六年了,我们,堂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解决自家的台湾问题,还要看美国人的脸色行事,而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算起,经过二十六年,1894年就已经在黄海之战中打败亚洲第一大国中国的满清王朝;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缺乏诚信,不讲道德,一个印度青年商人能在广州买毛毯悄悄送给露宿街头的流浪者,而北京的一家慈善机构搞募捐晚宴,竟没有一家中国大陆大公司出席——五十五年社会主义,二十六年改革开放,继日本战败复兴,大韩民国早发达了,台湾岛早发达了,中国大陆还在当发展中国家的龙头老大。这样继续把“一切向前看”理解成“一切向钱看”,中国人朝思暮想的大汉天威,盛唐气象,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现。财富是人创造的,人创造的财富也是为了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决不能以“让一部分人先穷下去”为代价;“富”的含义不仅仅是指物质的东西丰富,而且是指精神的东西也丰富;创造财富不能单靠劳动者不值钱的血汗,而应该更多依靠高贵的人的自由与智慧。压制理性的人,不是非理性,就是无理性,他们不懂的,只看到钱,钱就会变成陷阱。
而非理性或无理性——无视人的自由和智慧——在中国由来已久。孟子的设计最著名:“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历朝历代的最高理想都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连到十九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已经把资本主义带进中国,太平天国有名的《天朝田亩制度》向往的还是田园牧歌,“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也”。着眼点都是吃饭,办法都是把人拴在土地上,把土地当作刮金板,把人当作从土地上刮金的工具,既不考虑人的智慧,又不考虑人的权力,实际上扼杀了中国人的理性,把人等同于动物。由于理性的窒息,因而,中国人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几千年,一直只会依靠人的体力和畜力;虽也有世界公认的四大发明,但对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基本毫无发现;虽因勤劳俭朴也造就几个辉煌盛世,但总也逃不出辉煌-毁灭的循环;世世代代都只会重温尧舜之治,太平盛世的旧梦,不知道,也没想到人还可以创造别样的新生活,所以站在黄土地上看老牛耕田的乾隆,才能傲然对他毫不知情的站在蒸汽机前把手伸向全球的英国,说出这样的大言不惭的话:“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亲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物不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置办物件”。中国人就这样跟追求理性觉醒的欧洲人,由禁锢而自由,由专制而民主,由技术而科学,由体能而汽能,电能,核能,完全相反,至今仍未有根本的改观。这样的历史的包袱,积淀到今日又使“一切向前看”演变为“一切向钱看”。单单责骂当局,不公平,也解决不了问题。当务之急,是唤醒大陆中国人的理性,给予应有的思想的权力,说话的权力,让理性主义的旗帜在中国高高飘扬。

( 三 )
理性经验主义或经验理性主义

总之,十三世纪英国发生的《自由大宪章》运动,十四世纪由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十六世纪由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证明欧洲人赢得了发现的权力和能力,重新发现了世界,重新发现了人。有了发现的权力和能力,继续前进,发现的方法或工具就至关重要,于是在十七世纪初,英国产生了“新工具”——重在归纳的经验主义,法国产生了“新方法”——重在演绎的理性主义。尽管人们很快发现,经验主义因为人的经验的有限性,不能归纳事物的所有现象,因而所得认识与事物真相总有距离;尽管人们很快发现,由于人的智力的有限性,理性主义解释不了来源问题,有无根之嫌,所得认识不一定是事物的真相。但由于欧洲人对两者利弊的不断深入辩析,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作为思想方法,思想工具,由对立而结合而融合,保证了欧洲人对世界,对人的发现日益深入,愈走愈远,有力地推动着欧洲社会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胜利发展,现代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改变欧洲的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与欧洲相反,中国人在长达二千多年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统治下,迫于政治暴力和经济利诱,既没有发现的权力,更没有发现的自由,“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久而久之,发现的能力丧失殆尽,思想方法或思想工具的创造根本无从谈起,发现的成果自然一片空白:除了重复重复先人的发现之外,了无新见。“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中国人发现的开始,也是中国人发现的结束。因为支持这个“天不变”思想的八卦哲学,阴阳对立统一转化,六十年一个甲子,五行相克相生,确实是中华民族先民的重大发现,揭示了世界循环往复,稳定不变的一面,很了不起。然而不幸的是,这个伟大的卓越见识,成了法力无边的仙人掌,中华民族翻了四千年的跟头,都没有冲出去。世界正如苏轼贬官黄州,夜游赤壁时,仰首望月,感慨万千,“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世界是变化的,又有相对不变的一面。因而,看世界就有从变化入手与从不变入手两种可能性。中华民族先民从世界的变化中看到不变的一面,为后人在复杂的生活中保持稳定,繁衍生息,开辟了道路,确实高明。然而,这种发现毕竟只有部分真理,把阴阳转化,对立统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作绝对真理,认为“物与我皆无尽也”,满足于把黄土地当作刮金板,刮起来四千年不停;满足于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作最高理想,跪拜皇帝二千年不停;满足于把王朝的更迭当作历史,陶醉于秦,汉,唐,宋,元,明,清的悲喜剧表演,就错了,因为世界说到底是发展变化的,没有永恒,“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所以当我们打开久关的国门,才发现我们的不变优势原来是我们最大的缺陷:天朝上国,生存发生危机。更可怕的是,我们在生存还是死亡的威逼下虽被迫发现了自己的危机,却一直没有发现危机产生的根源,不承认我们的危机是我们不变的制度和思想,使我们没有发现的权力,没有发现的自由,没有发现的能力,没有发现的方法和工具造成的。甚至当有先生来教我们发现的知识,发现的方法时,总扭捏作态,只想当先生,不想当学生,软磨暗抗,死皮赖脸,不是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说词,,就是拿“中国特色,中国道路”当借口。只愿改头换面,不愿脱胎换骨,就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将,“摸着石头过河”不是经验主义,“一切向前看”不是理性主义,实际反映的还不是思想方法或工具的问题,而是发现的权力,发现的自由,发现的能力的问题。中国人争取发现的权力,争取发现的自由,培育发现的能力的任务,当前仍优于对思想方法或工具的锻造。如果仅就思想方法或工具而言,理性经验主义或经验理性主义,应该是猴年中国人手中最合适的金箍棒。用这根金箍棒,自由的中国人也许能从西天取得真经,实现我们对自己,对人,对世界的新发现。
附件
对《摸石头》一文回信的回信


谢谢。你的意见是唯一的回复。
你的批评很有道理。经验主义理论和理性主义理论,确实都在西方人士的不停追问下退避三舍,新的理论四百年来层出不穷,步步深入。西方的生命也正在这里。问题在于,作为近代思想源头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被超越了,沉淀为西方思想的基石,而不是被抛弃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融合,推陈出新,推动着社会前进。西方思想从希腊源头祘起,一泻千里,千变万化,近代以来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但万变不离其宗,“思”的本质,“进”的追求,并未改变。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有限的人类有限思想的永恒主题。因而,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对有限的人既有普遍意义,又有永恒意义。
中国情况则有很大不同。中国没有思想发展的历史,既没有创造改进思想工具的历史,又没有创立发展思想认识的历史,有的只是基于利益把握世界的主意。易经八卦,既是开篇第一章,又是结尾末一句。阴阳对立统一转化,反映了中华先民对世界的总体把握,深刻有力;阴阳对立统一转化,作为后代华人的世界观,狭隘僵化。任何思想源头,都有往四面八方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国思想本也可以问,我是谁?世界为什么是这样?应该怎样去认识世界?然而,生活的现实规定了,由思想源头往下,是“思”是“用”,是“进”是“退”,中国人选择了“用”,选择了“退”,选择得中国思想只能思考“伦常治道的人生智”,不能,不敢,不会,因而也就没有再去思考形而上或形而下的问题,也就没有再去思考思想方法,思想工具的问题。先人的智慧化作大而无当的标本,后人的智慧沦入具体而微的生活。堂堂中国,代代轮回,输于“思”的民族,败给“进”的国家,理固宜然。即如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望闻问切的方法,君臣佐使的汤头,都很有道理,无奈全仰仗于医生个人的经验,在病理学,药物学,医疗器械,医疗方法上无力突破,不能更新,古今如一,医有如巫,远逊西医。我的意思是,西方思想此起彼伏,刷新很快,不能作为中国思想取舍的标准。就像中国的现代化要从工业化的基础做起一样,中国新时期的思想建设也要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做起,不能跟在人家后面喊口号,贴标签。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而无当,包罗万象的术语概念,只表示后人比起先人思想苍白,创造乏力,不表示对世界认识的深刻和丰富。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落后的情况下,能思想一枝独秀么?难道不是相反,正由于中国思想的僵化落后,才导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破败么?不过中国思想的僵化落后,我不认为是中国人(种)不行,而是历史选择“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造成的。是人类前行的一个插曲,不是中国人的宿命。
由此可见,今天中国思想建设,任重而道远,实艰于政治经济建设。而中国又历来缺少苏格拉底那样甘愿为思想献身的人,历来缺少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样鄙薄功业献身思想的人,历来缺少斯宾诺莎,亚当斯密,康德,维特根斯坦那样不要家室献身思想的人,将来即使排除了思想建设政治经济上的桎梏,中国思想建设怕也难以有成。中国历史上智慧通达的志士仁人很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面壁十年,皓首穷经,史不绝书,民皆景仰,我无意大不敬,更不想——也不能——把他们一笔抹杀,只是觉着他们除了庄周,更多的是热衷于政治和经济,以“用”为命,太多君臣家国的忠悃,并非以“思”为命,不知“思”的真谛,无助于中华民族走出祖先智慧的禁锢,创造新时代;无助于中华民族走出繁荣-毁灭的历史怪圈,创造新世界。我自己也并不能做到以“思”为命,也还不知道“思”的真谛,最多只能提出“思”的问题,论证不了“思”,更解决不了“思”,所以非常欢迎你的批评意见,感谢你在“思”的意义上的回应。这篇文章准备写三节,第二节已写出,正准备打。第三节正在起草。

茅于轼:我们到底交了多少税?

年上半年税收增加到两万亿元,增长的比例,像过去一样,比GDP的增长几乎加倍。这样长时间的、非正常的税收增长大家有什么感受?我猜想大多数人会说:没什么感觉。这似乎是一个好现象,大家交了更多的税,可是谁都没感觉—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征税机关的管理高明。

城市的职工大多数都交过个人所得税。交这份税都觉得很心疼,自己交了多少税心里很清楚。但是个人所得税在全部税收中只占一个很小的比例。拿2004年来讲,全年的个人所得税是1737亿元,而税收总收入是24165亿元。个人所得税只占税收总收入的7.2%。那么其余92.8%的税是谁在交呢?

答案还是老百姓。不过大多数人并不明白自己在缴税。事实上任何一样消费,不管是在超级市场买东西,还是用电交电费,打电话交话费,里面统统都有税。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国外一般把价和税分开,居民花的钱里多少是价,多少是税,都很清楚。而在我国,有意无意地把价和税混在一起,所以大家搞不清自己交了多少税。党和政府的一切开支都是由大家所交的税款维持的,所以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话不是光说说而已,而是货真价实的。

有人会问:除了个人所得税,其他的税是怎么交的呢?

举例说,假定因为用电,我交了100元电费。这100元扣除17%的增值税,其余的83元成为电力公司的收入,用于支付各种成本,如开工资、买原料等。其中开工资这部分又变了别人的收入,又拿去交电费,超市买东西等等。他所交的电费又有17%成为政府的税收。如此循环不已。

企业用来买原料的这部分开销也有一部分成为生产原料企业的工资。如此追究下去,所有的成本最后都归结为个人的收入,有的是以工资的形态、有的是以奖金或利润的形态存在。这就应了那句话“所有的价值都是劳动所创造的”。个人的收入最终都要消费掉,有的是当今的消费,有的是由储蓄转为将来的消费。

这样看来,我们个人到底交了多少税是很难说得清的,除非能够把每个人的每一项消费都加以跟踪—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从总体来看,税收是和全国人民所生产的价值总量有关,也就是和国内生产总值有关。目前国内生产总值中有20%的价值被政府征税征走了,剩下的才是我们的可支配收入。所以所征的税收不是我们收入的20%,而是25%。比如价值总量是100,征税20%即20,剩下80是大家的收入。20是80的25%,就是说征税是收入的25%。

如果我一年的收入是40000元,那么我一年为国家上交的税收是该数的25%,也就是10000元,其中包括了我所交的个人所得税。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是一个总平均的数字,未必确切适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但大体上不会错。

明白这一点有很重要的政策意义。每个人在创造劳动收入的同时,也在为国家创造税收。所以一个地方政府增加税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就业,帮助百姓赚钱。百姓多赚了钱就会多消费,每一项消费国家都从里面收了税。如果增加一个人就业,假设每月工资1000元,一年12000元,国家所征收的税就撬乃姆种唬?000元。所以国家应该为能够增加就业的各种活动提供优惠,比如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到农村招工、保护工作岗位等。每增加一个就业国家补贴几千元并不亏本,当年就能够收回。第二年如果这个人继续在岗位上,国家就能继续收税,不必再对增加就业作补贴。所增的税收是国家的纯收入了。

可惜的是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似乎不太明白这个道理。一方面想增加税收,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帮助百姓赚钱增加收入。对许多赚钱的活动横加干扰,比如把马路边摆小摊的赶尽杀绝,对注册办企业的多加刁难,用各种罚款吓唬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甚至不仅仅是吓唬,而是直截了当地阻挡。一般政府对招商引资有兴趣,但不知道小商小贩同样能够创造价值,帮助政府增加税收。如果考虑到百姓最盼望的同样是多赚钱,政府就应该帮助大家赚钱。这是既有利于百姓、又有利于政府的大好事。

十问“为什么”

1、为什么“专家”、“官员”看问题总与我们百姓有较大差距?
如: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专家和官员认为目前我国的原油价格仍低于国际价格,还有涨价的空间。而百姓则认为我国的原油价格已高于国际价格,不少“走私分子”还因此向我国走私原油呢。
又比如,现在生活必需品的大幅度涨价,专家和官员们认为这是正常的,涨价幅度还在民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而百姓则认为,这次涨价的幅度之大完全可以称之为通货膨涨,不少人觉得自己的生活水平已大幅度下降了。
2、为什么官民关系会从以前的“鱼水关系”到现在的“油水关系”(有的地方甚至已是“水火”关系),官与民的关系变成了如此格格不入呢?
3、为什么我国一部“新闻法”提了二十余年,至今仍无法制订呢?
4、为什么“燃油税”提了多年,至今仍无法实施?
5、为什么咱们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还要办理“暂住证”才能居住?
6、为什么现在我们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导致有钱人认为没钱的人是“仇富心理”,而没钱人则认为这是“仇腐心理”。
7、为什么“民主选举”的试点是选择在人数最多,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村进行,而不是选择在人数较少、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城市进行?
8、为什么大多数海外观众在海外可以收看到我们中国的电视台发射(播放)的节目,而我们中国民众则不被允许收看海外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9、为什么中央高层重视反腐工作,反腐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广大民众仍认为反腐效果不令人满意?
10、为什么在海外,公众人物(包括政治人物)均可以上漫画(当然不是恶意的),但在我国,政治人物上漫画至今仍是禁区?

Foto






Foto







Foto







Foto





F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