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5, 2007

It's Money, Honey

Mark Twain quipped that the lack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Humans are irrational, but societies are rarely so, until they choose to become extinct. Understanding the economic factors underpinning society helps us to appreciate the process of change better than an independent evaluation of all else.

In past articles, I have shown the impact of economic incentives in addressing terrorism, [1, 2] as a determinant of foreign policy [3] and as a guide to reconstruction [4]. An over-reliance on other factors, such as religion, human emotions, politics, nationalism, makes for interesting debate but usually ends up as an exercise in romanticism.

The success and decline of religions, as well as the failure of political systems such as communism, all hark back to economic factors. The ability to feed and care for adherents has too often been mistaken for spiritual success, in much the same way that religion can be blamed for entrenched inequality and poverty - for example, by its role in maintaining social strictures that in essence allowed vested interests to flourish in various countries. Communism collapsed not because it is a bad idea per se, but because the idea is inconsistent with cold economic realities.

Oldest profession
Even in the most basic of human activities, economic rationale rules. Women choose men based on their ability to provide economic security for their offspring and themselves. Men in turn choose women based on their own status in society, getting the women that best represent their position. This is why some old, rich men are with nubile members of the opposite sex. At the social level, this translates into a definition of success that allows many humans to make rational choices. In this environment, both men and women may choose alternative lifestyles when they fail to make the grade in their own societies.

Thus it is that the brothels of Manila are sustained by middle-class Westerners, most of whom are in effect frozen out of acceptable choices back home. Similarly, as evidenced during the rapid decline of the Soviet Union, a number of women failed to secure mates with adequate prospects for providing security. They were thus forced to accept alternative sources of sustenance, more popularly referred to as the world's oldest profession, although other types of the same business - mail-order brides, for example - also became common.

In turn, the observation that a society has failed when it exports its women as whores stands true, albeit for economic rather than any patently nationalist reasons. Whores get all the attention; a wider failure of Russia and the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is apparent from the number of maids, nurses and other menial laborers who have become available for the world economy.

What then can we make of the armies of people who are willing to sacrifice their lives in the name of religion? While an initial explanation can be found in the habitual irrationality of human behavior, one can also discern variations on the theme. American philosopher Abraham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explains much about what human beings hanker after, and suggests that more prosperous humans are likely to turn to more irrational pursuits. Perhaps this explains why most religious leaders I have encountered are corpulent - and this is an easy test for most of you. Think of your religious leaders, irrespective of which cloth they adhere to, and compare that mental picture with the social average.

That is not the full answer, though - as I observed elsewhere, many people turn to extremist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Maoists and al-Qaeda simply because of an absence of any economic opportunities. It is a proven fact that poor people are more easily radicalized than rich ones,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convincing people with nothing to lose that there is a potential upside to even the most hare-brained ideas is easier.

Extremist organizations are thought to compensate the families of suicide bombers, while Hezbollah even compensates its support base for material losses such as property in a bid to retain its popularity.

Social is economic
The relative prosperity of some against the deprivation of others has always provided grounds for human introspection. Social structures that evolved from such introspection have allowed the maintenance of vested economic interests. In ancient China, the Confucian ethic of subjecting one to a greater good reigned supreme.

It forced individuals to accept the jobs thrust upon them by society and, by denying opportunities for self-maximization, allowe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status quo. Even so, a number of regime changes effected through the history of China were at the behest of economic interest groups, in particular the trading community. Any emperor who could not guarantee safety and security for traders, or who dared to collect excessive taxes, found himself at the sharp end of a sword soon enough.

In India, introspection on the economic gaps gave rise to the much-reviled caste system. As a way of imposing fatalism on right-thinking individuals, the caste system is without parallel. It subjugated millions in the name of sins committed in a vague past life, with promises for advancement in the next. In effect, it served to keep the peasants quiet and acquiescent, and rarely changed in form until modern India became independent in the 20th century. Conquerors from other religions, including Islam and Christianity, simply failed to end the excesses of the caste system despite ruling India. The only reason for their reticence was economic, not religious.

Overestimating religion
Perhaps the greatest failure for the young and the romantic is to overestimate the power of religion in shaping society. Throughout history, religions have depended on the economic success of their societies, and indeed often claimed credit for prosperity as a way to expand the numbers of the faithful. Some of the first religious regime changes in the world came about in India, when Buddhism supplanted Hinduism as the religion of state, after its adoption by the Emperor Ashok.

It spread to the rest of Asia by trade rather than theological means, as traders paying taxes to Indian emperors slowly converted to Buddhism. In turn, they spread the religion for a purely selfish reason, as a way of enhancing the common interests that could help to avoid a trader cheating another. As you couldn't Google your prospective counterpart to check his reliability, the alternative "club membership" became religion. For much the same reasons, the caste system has continued to flourish in India despite a series of conquests by non-Hindu forces.

Away from Asia, the progress of Abrahamic religions depended on similar economic rationale. Bertrand Russell, writing about the adoption of Christianity by Constantine, notes:

The support of the Christians, as a single organized bloc, was to be obtained by favoring them. Whatever dislike of the Christians existed was unorganized and politically ineffective. Probably [Michael] Rostovtseff is right in holding that a large part of the army was Christian, and that this was what most influenced Constantine. However that may be, the Christians, while still a minority, had a kind of organization which was then new, though now common, and which gave them all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of a pressure group to which no other pressure groups are opposed. This was the natural consequence of their virtual monopoly of zeal, and their zeal was an inheritance from the Jews.
In essence, the thrust of the argument is that the Emperor Constantine needed the Christians for his own selfish interests. Their unitary organization made it easier for him to implement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which helped to solidify his control over the Roman Empire, finally pushing his rival Licinius, whose persecution of the Christians sparked a revolt, into abdicating. Among his various reforms was the introduction of hereditary professions such as butchers and bakers, a nod to economic interests if there ever was one.

A few hundred years later, Islam's initial expansion was in turn fueled by a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for the otherwise nomadic desert-dwelling Bedouin tribes. Joining up with Islamic armies was a way of employment, and offered an escape from the dreadful poverty of roaming around the desert looking for means of sustenance. Military successes provided access to trading wealth, and therefore enhanced prosperity at a stroke, in turn allowing the adoption of Islam as a self-fulfilling rationale. In modern times, increased prosperity in Saudi Arabia and Iran have allowed those countries to fund pet projects elsewhere, designed to further their own economic interests in the long run.

Civilizations and economics
Abrahamic religions, during their expansionary phase, always used their supposed superiority as an excuse for inflicting ills on their conquests. This was simply an extension of the rationale used for the caste system, in that people with better economic prospects just happened to have been born with an unfair advantage of belonging to the right caste, cult or religion. From a social perspective, religion certainly provided an answer for expanding economic girth.

As societies moved from addressing basic needs such as food and shelter to greater living standards, questions on the treatment of other human beings were common enough. In such cases, the overriding principle was to castigate the victims for following barbaric practices, or worshipping the wrong god. Thus, it could be explained, the essential role of the British in India was to convert the "copper-colored pagans" to Christianity, even if in practice the colonial authorities were more interested in plundering the country's wealth.

Within British society itself, greater economic prosperity was the greatest factor in helping to implement social changes. Despite laws outlawing slavery from many hundred years before, the practice flourished until the middle of the 18th century. The ability of society to outlaw the practice was greatly helped b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replaced human input with machines, allowing for an expansion in production without more costly manual and animal labor. In much the same way, the agrarian US south resisted the demands of the industrial Yankee north to end slavery, not because of religious or racist tendencies, but because the economics of their situation demanded the continued use of slaves.

Equally, enough industrialists in the north opposed the abolitionist movement because of its potential to affect their economic well-being. The history of civil rights in the US since then has depended much on continued economic growth. Universal suffrage both for women and for blacks was implemented under economic conditions that risked adverse results if the peace was not secured by implementing reforms.

If successful civilizations can be explained by economics, so can failures. A recent example is the collapse of support for the Taliban in Afghanistan in the 2000-01 period, well before the US invasion.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population to move toward the Taliban in the first place was the Afghan civil war in the 1992-96 period that pushed Afghans deeper into poverty. Thus their embrace of the Taliban was more about ensuring economic security than adopting strict religious practices. In the event, the Taliban failed to improve the lot of the average Afghan, because of their stubborn insistence on adopting Wahhabi practices such as severe restrictions on the role of women.

Such practices were all too common in Saudi Arabia, the main sponsor of the Taliban, but only because Saudi society did not need its women to work. The reliance on oil wealth rather than manufacturing allowed Saudi society to emerge as a classic closed one, but clearly its export to more open economies was not possible. Thus the trade-dependent Afghans simply could not afford the Taliban-inspired practices, inspiring support for anti-Taliban fighters. Tellingly, it is in urban areas such as Kabul and Jalalabad that the Taliban were first ousted, as cities have more diverse economies than the rural landscape.

So ...

I am confident that China will embrace political reforms, and India will greatly enhance its social reforms, simply because the supporting economic-growth rationale exists in both cases. Equally, I despair at the prospects for most Muslim countries because the absence of economic growth vastly increases the chances of their populations being radicalized, in turn pushing these societies deeper into poverty.

Peace, love and goodwill to all men; bah humbug. Show me the money, honey.

Notes
1. A capital alternative to terror, Asia Times Online, October 21.
2. Love your children, those little terrors, Asia Times Online, November 4.
3. Garfield with guns, Asia Times Online, September 2.
4. Economics and Bamiyan, Asia Times Online, December 9.

(Copyright 2006 Asia Times Onlin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lease contact us about sales, syndication and republishing.)

“反腐力度”是“凸显”给谁的?

过去的2006年,我们的反腐“力度”又加大了,除了上海的陈案,其他省部级大员,也干掉好几位。天津的、北京的、海军的,都有,更别说安徽、湖南这些省份的地方小诸候了。

力度年年加大,似乎毋庸质疑,被“正法”的官员数量越来越多,官位越来越高,也是事实,有人为此欢欣鼓舞.然而这一切能说明什么问题,又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每件大案出来,官方的说明中,一般都有“凸显”了反腐决心这一类字眼出现。“凸显”该是近年来新“发明”的词汇,意思相当于“特别体现”,也就是说,这不是一般的体现,而是比“一般性体现”更高一级。这跟官方各方面使用语言都在升级的现象是一致的,比如高压线、军令状、就地免职等等,就是传递政治或行政压力的升级词汇,“凸显”则是“显示”一词的升级。

抓一个大员,凸显一次反腐决心。以前是群众向“组织”表决心,而凸显反腐决心之类的,倒象是“组织”向群众表决心了,这似乎不符合“组织原则”。抓一个凸显一次,凸显一次相当于表一次决心,反复凸显,就是反复表决心了,怎么回事?

组织实际上是一群人的集合。按道理,凸显出来的决心,不该是让组织外的人们来“感觉”的,因为他们“感觉”到这种决心是没有意义的,他们不能把别人的决心当作自己拥有的力量,他们只是“决心”是否能化作行为的期待者,是行为能否带来良好后果的旁观者。对组织外的人们来说,结果比决心更重要,若能够政治清廉,对执政者是否宣示决心,他们并不关心。

表决心的“组织”应该不会不懂这个道理,但是“组织”为什么还是要通过“凸显”反复表决心呢?难道是向“组织”内部的成员表决心?

如果是向“组织”内部人员表决心,也不符合逻辑。因为组织自身是一个整体的、独立的系统,所有成员都是组织的一部分,没有可能人为地割裂,变成组织中一部分人向另一部分人表决心。如果说决心是一种集体意志,这个集体也是由人组成的,当这个集体中的人其实也是组织中的一部分时,除非他们能绝对超然于“腐败”之外,否则就没有资格向另一部分人宣示决心。

严格点讲,任何人的决心都是靠不住的,反腐败靠的不是执政者决心,而是有制度保证的法律化的全民意志。“拿下”一个大员,就凸显了决心,那么逻辑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如果当时恰好缺乏“决心”,或者说换了个没有决心的领导人,被拿下的大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就不能追究了?说白了,凸显决心,其实暗含了这么一种逻辑,即:即使某些有身份的人胡作非为且事实具在,假如没有另一些人的“决心”做后盾,法律也不过是摆设,作恶者照样可以逍遥法外。

所以,不要讲凸显,更不要讲决心,如果2007年再拿下某“大爷”级人物,我希望听到的是,这是我们的反腐败法律体系进一步细化,我们的反腐败法规得到更严格执行的结果,是法律而不是决心让咱们逮到一条腐败大鱼。决心只能让人绝望,只有真正法律化人民意志才是腐败的剋星。

一位局长混迹官场的“九阴真经”

是局长,在局里说一不二,威风八面。但是,我深知,相当于上级来说,我永远是下级。下级的命运永远掌握在上级手里。要得到上级的赏识和重用,就必须当好下级,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如何当好下级,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一辈子都学不完呀。

   我很听话,对上级绝对服从。什么是下级?我理解,下级就是服从,下级就是听话,下级就是上级的走卒。所以,我当下级最基本的原则是听从指挥,服从领导,上级让我咋办我就咋办,我把上级的话当成圣旨,当在金科玉律,决不违背。我绝对相信和支持上级,我的座右铭是:上级永远是对的。上级给我部署工作,我的回 答总是立即行动、全力以赴等;上级指令我停办什么,我总是说,坚决执行、认真照办等;上级提出了某某口号,我会把口号喊得震天响;上级提出什么倡议,我会组织全员轰轰烈地全力跟上。我清楚,上级最需要的是维护权威,上级指令和要求的事情,你不办,说明你目无上级,藐视领导,上级的权威也就无法落实,也就有 损于上级的形象,上级不恨死你才怪呢。让上级恨你,你的日子还会好过?我才不那么傻呢。当下级的,最忌讳的是装聪明,充好汉,对上级的部署和命令指手画脚,吹毛求疵,说三道四,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我有一个朋友在一个不错的单位任一把手,他各个方面能力、素质都很优秀,可是,他有一个毛病,就是爱对于 上级的指令吹毛求疵,指指点点。我劝他说,你这样不把上级放在眼里,当心吃亏呀。他说,上级是明辨是非的。于是我行我素。结果,如我所料,不久就听到了他被撤职的消息。其实,这并不奇怪。上级是人不是神,你把上级看成神明,和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天下万事,那是不现实的。讲求实事求是才是聪明的选择。

   我很重视对上级的态度。和上级相处,最重要的是态度,如果态度掌握得不到位,上级就会对你产生很不好的看法,而且印象极深。往往是一次失误,满盘皆输。

   所以,我在见上级时,格外注意,谨小慎微,尽量不出现不恭的行为。每当见到上级,我总是把腰深深地弯曲着,点头如鸡啄米,并让笑容格外灿烂。其实,这只是 表面。事实上,在招待上级方面,我早就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比如,上级爱住什么样的宾馆,上级爱吃什么饭菜,上级爱喝什么酒水,上级有什么业余爱好,上级烦的是什么,上级忌讳的是什么,上级在本地有哪些亲属朋友等等,我都要弄得清清楚楚,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我会根据上级的好恶和特点,将吃喝住 行玩等安排得周到细致,恰到好处,尽量让上级满意。为了体现自己诚意,我还下功夫练就了烹饪技术,待上级来时,我常常要亲自下厨,为上级做上一两道好菜。我这一招可谓灵验,我的多位上级被我的这一诚心所打动,很快就把双方的距离拉近了。于是,我成为上级心目中的红人。

  我善于和上级拉 关系。当今社会就是一张大网,大家都能在网中找到自己。在关系网中,最为重要的是你与级的关系,如果你与上级的关系搞不好,那么你再有本事也没有用。一个人能干是好事,但是,以为自己能干就可以忽视与上级的关系,那就成了坏事了。在这个世界上不乏能人,但是能人未必能升官。问题就用于有些能人自恃有才,而 不去与上级拉关系。你是下级,不去动与上级搞好关系,还等着上级给你拉关系,那就未免太天真了。所以,会不会与上级拉关系,是决定一个人官运的关键。大家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你也干工作,我也干工作,你说谁有能力谁没能力呀。无疑,裁判员是上级。上级说你有能力你就有能力,上级说你没有能力你就没有能 力。你还真别不服气,充硬汉。所以,我绞尽脑汁,用了很多心思与上级搞关系。比如,上级有了红白喜事、大事小情之类,我总是第一个到场参与,表示"心情",假如万一错过了,过后我一定要补上,决不含糊。往往是一个重要的会议可以不参加,可是与上级的人情来往决不能不参加。这看似"业余"行为,其实十分重要。再比如,我和上级的家人、亲属、朋友都千方百计地搞好关系,在关键的时候,上级的家人、亲友会为我说话,其作用决不可低估。当然,与上级搞好关系的路子有千条万条,再此不可能一一列举。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所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上级是有自尊心的,所以,拍马**的功夫是不可缺少的。和上级相处是一门学问,如果你说的话上级爱听,听着舒服,听着高兴,那说明你具有一定的拍马水平 了。上级需要赞美,需要掌声,当下级的就不要吝啬,这也是当下级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和上级在一起,我总是千方百计找到话题,表达我对上级的崇敬之情和诚服之意。有人以为拍马**就是顺情说好话,其实不然。拍马**得拍到点子上,拍得有分寸,有艺术性。如果拍得不伦不类,拍得肉麻恶心,那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人家会认为你心术不正,想靠耍贪嘴占便宜。在这方面,我是有一定体会的。我赞美上级,不仅注重在当面,更注重在背后。当我和上级的心腹和知已在一起的 时候,我会想方设法赞扬上级的丰功伟绩、高风亮节、美言懿行,表达我对上级的崇拜和拥戴之心。如果这些话由上级的心腹和知已传到上级的耳朵里,那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我这一办法屡屡奏效,上级对我的印象越来越好。所以,晋级啦、提职啦,奖励呀,常常会降临到我的头上。有人问我有什么密诀,我 只是说,啥密诀呀,是领导体察关怀下属呗,我以更加努力的工报答上级的关爱才是。

黄发视频帅哥







中国欢呼崛起,日本忧患沉沦

百年来,中国不断有“崛起”、“跃进”乃至“盛世”之说,而“一衣带水”之隔的日本——离我们最近、唯一被视为“崛起大 国”的东方国家,却似乎与我们的心态不尽相同。上个世纪70年代初,正是日本战后崛起、第一次超过所有西欧列强、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之时,日本举国却 并无“崛起”之类的议论。

相反,更多人在谈论《日本沉没》。这是一部日本作家小松左京的科幻小说。小说上册共售出204万本,下册售出了181万本,作者由此获利1.2亿日元。而 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则获得约40亿日元的票房收入,观众累计达880万人次,震动了东瀛列岛。一时间,“日本沉没”成了当时日本最走红的话题。

三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2006年日本经济已连续5年保持增长,许多人都认为这是难得的佳绩。但日本又重新拍摄《日本沉没》,新版影片中电脑特技 制作的地震和海啸场面极具现场震撼力。7月15日起,该片在日本316家影院放映,上映3天即有90亿票房收入,再次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与《日本沉没》同 时代,还有小说《平成三十年》、《日本封印》等渲染日本危机的作品推出,呼唤人们的忧患意识。

日本这种忧患意识的渲染、灌输由来已久。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经常向国民提出日本存在的危机,诸如列岛沉没论、资源匮乏论、生存危机论等,以激励国民奋发图 强不甘落后的忧患意识。日本的忧患意识中存在不必要的过度抑郁及排外情结,有的甚至成为日本当年走上战争道路的间接诱因,这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日本在“崛 起”——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时,往往少见热火朝天的宣传阵仗和大张旗鼓的自我颂扬,反而是愈加冷静、谨慎的自省与忧患。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可能这 就是日本经济不断克服种种困难,在历经“日元升值”、“泡沫破灭”、“平成萧条”等之后,仍能保持自身优势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日本媒体的保守化浪潮日盛,政治上的膨胀令人侧目。但在面对日本经济发展的报道及评论方面,却大都仍保持着近乎苛责的态度,在新年社论等应该“鼓 舞民心”的文告中,也是“警告”连连,不断敲打着身经百战的日本经济。那些世界一流的日本大企业“老总”们的自谦,常使人忽略这其实是一个每年人均 GDP4万美元的国度。当国际业界都看好日本经济终于走出10年不景气、冀望其在亚洲一展身手时,前丰田董事长奥田硕马上泼了一盆冷水:“日本要当亚洲盟 主?没品格也没力量啊!”“照现在这样,日本一定会沉没!”

其实,日本即使沉没,也是猴年马月的事。将这样的“远虑”作为“近忧”不断营造自己民族的忧患意识,固然与日本经济界本身的成熟有关,但作为国民整体,尤 其与精英层的认知方式也是不无关系的。特别是在整个国家形势较好、国民情绪偏热时,日本精英层中总会有人发挥其“稳定阀”的平衡作用。

日本的忧患意识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来自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即通常所说的“国土狭小、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灾害横行”等。这种忧患意识在日本无所不在。例如,日本总是举国炒作能源紧张的话题,不少高收入的人却在一滴水、一度电上精打细算。

今年夏天酷热,于是有人为了节电倡议空调不要低于28度,结果走到哪里都是28度,有的地方干脆将降温的按键用胶纸贴住,不让人动。其实日本几乎从来不停 电,用电也无限制。日本这种忧患意识不仅是客观国情的“加工型”反映,而且是日本人认识、约束自我的思维方式的展现,是日本国民意识及价值观的基石。日本 许多为人敬重的优点及令人厌恶的缺点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第二种是来自社会压力的忧患意识。例如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日前公布的“日本将来人口推测”报告显示,到2055年,日本人口将减少至8993万人,其中老龄人口将达到40%,是目前的2倍。对于倚重人力优势的日本,这种压力的沉重与深刻是可想而知的。

再如周边各国对日本所构成的外在压力:朝鲜的“核武”、韩国的“反日”,俄国的“四岛”,中国的“崛起”,都使日本难以安眠。而美国驻军日本已60年,别 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但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承受的综合压力,只有日本人自己感受最深。也可以说,在日本面对的所有外来压力中,美国驻军是造成悲情最 严重且最应予以改变的,但它对于今天的日本又是带来利益最多并最难改变的一项。处于这样压力下的日本人,与虽不够发达,但国际地位一直稳步上升的中国人相 比,忧患意识有很大不同。

第三种是来自文化传统的忧患意识。日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结合自身的国情形成特有的文化传统。例如孔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教诲等,似乎就是针对日本而言,使日本人受益极多,非常推崇。

这种文化理念与上述客观依据相契合,使日本的忧患意识不仅具有应对灾难等临时性事件的功能,而且逐渐成为日本民族独有的性格特征;它不仅具有现实性品格, 而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品格,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稳定性,即使在环境好转时也不会轻易丢弃。与许多虽有现实压力但无文化传统熏陶、“听天由命”的民族, 或虽有文化背景但少现实压力、“坐吃山空”的民族是难以比拟的。

要充分理解日本的忧患意识,不仅要挖掘其现实及文化来源,而且更要探究日本近代化的坎坷历程,这是最具日本特色的独有因素。百多年来,日本民族在实现近代 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三次大教训。第一次是自鸦片战争至明治维新前后,从西方列强靠实力打开中国大门,到美海军将军佩里闯入江户(现东京)附近的浦贺湾(黑船 事件),日本人看到强大的中国在列强攻击下似乎不堪一击,于是自己选择了俯首称臣、虚心就教的态度。

列强入侵中国及日本的教训,作为日本近代化的第一课,深深印刻在日本的民族性格之中——历史教训直接转化为强烈的忧患意识及奋发图强的作为。但是,随着日 本综合国力的增强及对外扩张的得逞,日本终于走上了全面发动战争的道路。在此期间,日本国内一片“圣战”“大捷”的喧嚣,军事独裁的言论管制与媒体的过热 炒作,使日本国民情绪从当年的忧患迅速转为膨胀,而且越是到后来战事不利时,政府及媒体的宣传越发烧,军国主义的动员越狂热。以至战后至今,日本一直有人 撰文反省战时的各界精英缺少冷静、客观、自省的态度。

大概正是这种不自量力的心态,使日本以全人类为敌,最终落得战败的可悲下场。二战战败,就是日本民族接受的第二次历史教训,正是这次失败,使日本从此离开 了世界政治大国的行列。尽管日本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社会经济的基础要素并未遭到彻底摧毁,战后又受到美国大力扶植,但日本民族在这次失败中得到的惩罚及教 训,是日本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因此,二战后的日本,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从零开始”,忍辱负重、埋头苦干,在战后的废墟上重新启动了自己的国家建设,而且一 直保持着这种忧患的心态。其间爆发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世界石油危机”等,都使日本更加强化了这种心态。

但随着日本经济持续高速成长,到了1980年代末,在日元急剧升值的背景下,日本经济的泡沫开始膨胀,一些大公司开始在美国大肆收购包括洛克菲勒大厦在内 的名贵地产,其势似乎要把整个纽约和芝加哥都收入囊中,美国人惊呼“珍珠港事件又来了!”这次日本的“冒进”直接导致了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大公司相继倒 闭,银行破产、股市、房地产暴跌,日本经济从此进入长期的停滞和衰退期,即所谓“失去的十年”或“萧条的十年”。——这就是日本民族接受的第三次历史教 训,也是最近的一次挫折。而与此同时,和日本关系最密切的两个大国——中国与美国,却出现了少有的高速成长,使日本人的头脑再次冷静下来,忧患意识再一次 得到强化。
日本在百年发展中经历了诸多坎坷,但每次的失败都被转化为日本民族唤起忧患意识、凝聚国民精神的良机。日本近代历史证明:每当头脑发热、不自量力、浮夸冒 进时,整个民族就会碰钉子、摔跟头、吃苦头。每当实事求是,冷静自省,埋头苦干时,这个民族就会有起色、有出路、有发展。日本近在我们身边,是中国发展最 好的一面镜子。许多日本经历过的,我们也以不同方式经历过。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邻人的经验更需要引起关注。

两岸统一的10种模式

自台海两岸分裂以来,两岸及海外有关人士,先后提出过10种统一模式,各有侧重和创意,兹述如下:

一、 越南模式
即武力统一的模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岸均以“武力统一”作为实现两岸统一的基本模式。到九十年代初,随着台湾“动员戡乱”时期宣告结束,此模式在台湾基本上已被摒弃。大陆尽管迄今仍未作出不使用武力的承诺,但只要台当局不宣布台独,外国势力不武力干涉台湾,大陆亦不会对台动用武力。中国也需要营造一个稳定、和平的周边环境和地区秩序,大陆不会轻易以越南模式即武力统一来解决台湾问题。

二、 中华国联模式
1982年由台湾“立委”张旭成提出,主张在一个国联内部,两个政权实体能够并存、分离,在经济和外交上可以建立关系。此模式的实质,是在所谓“中华国联”的名义下,承认两岸彼此分别为主权独立国家,且加入或退出国联,均依自由原则,没有法律约束。
目前,在国际政治现实中,此模式有两种类型:一是“英联邦”模式;二是“独联体”模式。但不论是哪一种模式,国联内部均为主权自主的独立国家。这显然不符合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不可分割的原则,故大陆方面不会接受此一模式。

三、 德国模式
上世纪50年代,台湾《自由中国》创刊人雷震最初提出的模式,主张援引东德和西德模式处理中国问题。70年代的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进程中,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部主任克莱恩于1976年在国会作证时,也明确提出以“德国模式”解决两岸问题。1990年,陈水扁在担任“立法院”立委时,也提出过仿照1972年东、西德签定两德《基础条约》,签定所谓《“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基础条约》,试图以“德国模式”来定位两岸关系,即在“一个中国”的架构下,两岸为相互承认的政治实体,同时,避免予对方以国际法上的承认。在台湾前途问题上,主张主权搁置,将统一与独立均视为未来之长远目标,这就是陈水扁上台后,提出所谓“未来一个中国”概念的蓝本。
此模式事实上承认国家的同一性,并预设“一个中国”的前提,故遭到民进党内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反对。同时,德国模式又主张两岸各自拥有主权,均有资格加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实质上是主张现阶段“两个中国”论,这也是大陆方面一直加以反对的。

四、 多体制国家模式
1971年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代表权后,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魏镛提出这一模式,是“德国模式”修正版。其主要要点有:1)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两岸均为一个中国架构下两个国际法主体;2)两个国际法主体不必互相承认,双方仍可声称拥有对方之主权;3)和平统一中国,不得使用武力;4)外国承认中国大陆代表中国,亦允许以国家之态度对待台湾,亦可不承认台湾对大陆之主权。魏镛认为此模式既可维持所谓“国府”之正统地位,同时在外交上与中共共获外国承认。此模式,实际上仍无法避免“双重承认”所带来的国际困扰,本质上仍属于“两个中国”,故两岸均不予接受。

五、 邦联模式
1984年10月12日,台湾“立法院”立委费希平提出以“大中国邦联”模式,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构想。
基本特征有三:1)各邦有其独立的内政和外交、国防,在各邦之上,没有最高权力机构;2)邦联盟约的制定与修正,必须经各邦同意;3)各盟邦有自由退出邦联的权力。2003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再次提出以“邦联制”实现两岸统一的模式,并将其列为国民党16大政纲草案。所谓邦联制,是指若干主权国家实行联合的一种形式,其本身并非国家主体,邦联各成员国均保持其内政和外交之独立,邦联一切事务由各成员国平等协商处理。所以,尽管连战提出邦联制,只是迈向统一的一种过渡模式,但由于承认两岸各为独立国家,与“两国论”并无本质区别,当然不可能被大陆接受自台海两岸分裂以来,两岸及海外人士,先后提出过10种统一模式,除了越南模式、国联模式、德国模式、多体制国家模式和邦联模式5种模式之外,还有如下几种思路。

六、港澳模式
中国大陆提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港澳的资本主义制度至少可以保证50年不变,即“一国两制”模式。港澳的相继回归,此模式已得到成功实践,并逐步得到完善。
但港澳原是英国和葡萄牙管辖下的殖民地政府,回归后,其政府的性质虽转为中国管辖下的特别行政区,但其作为地方政府的地位没有改变,且外交权和军队均由中央政府掌控,中央政府在港澳驻军,并以特派员公署的名义派遣行政人员驻港澳,代表中央行使其外交权。这种模式是中国大陆一直倡导的,并承诺台湾拥有比港澳更多的特区权力,但“一国两制”模式历来遭台湾的反对。

七、欧盟模式
这是台湾朝野最感兴趣的统一模式。此模式肇始于1990年9月,台湾民进党前秘书长张俊宏主张“两岸关系七阶段发展论”。两岸关系可援引欧盟模式,即由“经济整合”逐步过渡到“政治统一”,建构两岸互动往来的稳定架构,并巧妙的解决两岸主权归属,逐步使两岸关系正常化,形成一种既可使两岸统一,又可各自独立的关系模式。为此,第一阶段设立中介机构;第二阶段形成中介地位;第三阶段成立“南海经济共同体”;第四阶段建立“亚洲共同市场”;第五阶段组成“中华国联”;第六阶段组成“中华邦联”;第七阶段组成“中华联邦”。此“七阶段论”统一模式,虽然标榜具有“超越并兼容统独”作用,但其本质仍旨在保障台湾主体的对外扩张,以维持实质台独。2003年元旦,陈水扁在新年献词中提出所谓“统合论”,指两岸首先从经贸与文化交流统合着手,逐步建立两岸间的互信,进而共同寻求两岸永久和平的政治统合新架构。陈氏的“统合论”,实质上仍是张俊宏“七阶段论”的翻版。台湾国民党也认同这一模式,马英九在访港期间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说:“两岸统一的模式,不会像德国,反而比较像欧盟,因为欧盟是经由经济统合再政治统合最成功的例子。因为欧洲的统合不是出于强制,而是各国自愿。”众所周知,所谓欧盟模式,实为一个国际组织,虽然各成员国出让若干主权给欧盟执委会,但成员间仍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各成员国主权地位和国际主体资格并未丧失和变更,不存在各成员国之间的国家关系重新统一问题。因此,所谓欧盟模式,由于它分割了国家主权,而且仍有可能陷入“两国论”泥潭,故不可能被大陆所接受。

八、联邦模式
1988年9月,台“立法院”立委朱高正首次明确提出以“联邦制”模式实现两岸统一。所谓联邦制,是指将分散单位联合在一起,同时又保持各单位的政治完整性。联邦制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政权,把已经因共同的国籍或法律结合在一起的民众,联合为一个整体;另一种是为了一个重要而有限的目的,把分散的各民族联合起来,同时允许各政治单位保留相当程度的自治。
20世纪以来,联邦制被广泛应用,作为解决多民族国家统独争端的一种手段,其特征是:1)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盟约和章程;2)有完整的中央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3)有联邦宪法和法律;4)有更多的地方自治权力,地方有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并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联邦制的前提,是中国大陆必须改变现行的政治体制,在大陆内部实行联邦制,然后台湾以一个邦的形式加入,与大陆共组联邦政府。此模式显然不符合大陆所主张的“一国两制”原则,而且台湾的人口仅2,300万,地理环境不及大陆的1%,因此亦不可能与大陆共组所谓地位平等的联邦。

九、单一国家模式
两岸统一后,大陆与台湾实行同一种社会制度的模式。即在同一政体环境下,两岸各党派、各组织通过某种竞争体制,实现多党制轮替执政。由于两岸目前的政体和国体模式差异很大,不可能在短期内强制对方进行政治改造,让政体趋同。此模式目前来看,两岸均不会认可,也没有现实可操作性。

十、四重联盟模式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周阳山教授提出,未来中国的政治统合,不但要考虑到台湾人们的意愿与福祉,也必须顾及全中国的历史经验、整体发展与区域平衡。因此他提出了“四重联盟论”模式,即第一重单一制,包括大陆东半壁的各省市,以汉人为主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各地区,应实施单一制;第二重区域自治,包括西南、西北各地区的“民族自治区”;第三重一国两制,即港澳模式,其中社会、经济制度不变,但外交、国防则归中央;第四重联盟制,即指未来大陆与台湾的统合关系,其基本条件维持台湾目前政治、经济、社会、国防等机制不变,同时保有一定的国际关系与外交空间。此一模式,由于不放弃台湾的所谓国际关系,虽然迄今大陆并无明确回应,但接受的可能性不大。

综上所述,两岸都提出了和平解决两岸问题的模式,对于探讨未来两岸和平统一,无疑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一个普通中国大学生读书与求职生涯

核心提示:本文展现一名普通大学生:刚毕业未久的大学生,从初中到大学毕业的教育历程,陈旧的教育体制和产业化改革带给他们什么?与之而来的是素质教育、中学课本改革、大学扩招、教育高收费、贫困生、性开放与性管制、考研热、出国热、就业难等时代符号

“我是大学生,包装设计专业,学了四年,”王卫峰鼓足勇气,近乎绝望地告诉前来招聘的男子,“你不要我是你们的损失。”那男子正要转身,似乎又来了兴趣,回头看了他一眼,说:“这样吧,再考你三个问题,答对了,这份工作是你的。”

——出菲林的文件格式是什么?

“JPEG或者Photoshop?”“错”

——当Word的文件导入CorelDRAW,会有什么变化?

“标点符号可能有些改变?”“错”

——你能看出这个盒子上是什么工艺?

“……”在男子凌厉的眼光中,大学生光环顿然失色。

“你无法想象那时有多难堪,在设计界,这就是一个一加一等于二的小学生问题,”毕业一年后,如今挂着一家红酒类包装设计公司“设计师”头衔的王卫峰说,“而我却用了四年大学时间来解答,答案仍然为零。”

年龄:25岁

职业:包装设计师

居住地:深圳

代表阶层:毕业大学生

本文是《南方都市报》专题《成长,2006》之《中国十年·面孔》的文章

啊,素质教育

大扫除时,老师说,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于是全班人开始素质教育起来。

卫峰生于陕西商洛市,出生那年——1981年,他的邻县老乡——“山里娃”贾平凹发表了近二十篇小说,并以“商州系列”将这片故土,构筑出一个诗意的乌托邦家园。1998年,已经47岁的贾平凹用《寻找狼》等作品对商州重写时,王在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我的小桃树》中读到了他的名字。

但此时的商州已不是10多年以前的商州。面貌既不同过去,心态也异于旧状。心存疑虑的王卫峰,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找到那些蹲在街头晒太阳的老人,求证诸如“晚上在被窝里抓虱子、换老婆,站在屋檐下端着个比头还大比锅底还黑的老碗喝稀糊汤”的往事。

“这个挨球的,时代不同,那是以前哩。”老人们笑眯眯地告诉他。

走出陌生的商州往事后,王乘坐着穿过县城的公交车回家。在读小学时,他被老师称为“绘画天才”,但此时,他听从了做小贩的父母的劝告,放弃了天赋,最终走到“考大学的正途上来”。

王在学校200多人中排名36,在班上,他始终走不到前三名的位置上。但他的作文却独树一帜,“几乎当成了范文”。

在他的课本上,真正从语文角度来编选的篇目大约只占一半,全书没有一篇反映当代社会生活、议论精辟、文字精彩的作品。从初中到高中,议论文的分析和写作教学都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著名公式来进行的。

有一次,王写到一个类似因果循环的故事:“在公交车上,一个年轻姑娘踩了老大娘的脚招致辱骂,下车后,老大娘拖着三大包袱赶庙会,可怜兮兮,而姑娘却和男朋友扬长而去。”语文老师看后,沉吟说,“改,要改,要改成姑娘不计前嫌,反而去帮助老大娘,共赴庙会,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经老师润色的作文在各类征文活动中频频获奖,但王却对写作越来越淡却了兴趣,“那是人吗?人家打你骂你,你还新风尚?那是神!怎么能不尊重人性?完全编造,还不如不写。”与此同时,1997年第11期的《北京文学》上,以“忧思中国语文教育”为专题,刊登了一位小学生家长、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一位大学文科教师的三篇文章。文章谈到,学生的作业要花很多时间去分析字(部首、笔画、读音、义项),很像在抢辞学家的活;教师要求练习答案不能与标准答案有丝毫出入,否则就算错;学生作文很多都是儿童八股,充斥着假话、假感想、假故事;目前使用的语文教材内容陈旧、落后。此后三年,由此引发的“如何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大讨论,一直贯穿王卫峰的初中生涯。

但对于这些中国西部边陲县城的初中生来说,这一切似乎毫不相干,升学考试大纲,仍然围绕着这些课本出题。死记硬背名词概念、数理化公式、编造“雷锋故事”、周末补课,仍是这些学生的生活方式。

“那时候也提素质教育啊,墙上贴的全都是。”王卫峰说,他至今都没弄明白这个词汇的意思。在许多习以为常的日子里,解惑者和学习者有着同样的困惑:“素质教育”。从1985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来后,历时十多年,这个词经常被挂在嘴上,挂在学校门口,挂在报纸杂志的头版头条。

“什么叫素质教育?”老师也答不上来。只有在每个周二下午大扫除时,老师动员说,“不是说素质教育吗?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于是,王卫峰和他的同学们欢天喜地的素质教育起来。

站在变革浪尖

“并轨了”“扩招了”孩子们在校园里叫喊着,王也跟着喊,却不知道喊了什么。对于前者,人们都说对自己不利;至于后者,王认为,这下考大学有希望了。

王卫峰在初中毕业前夕,接到了父亲车祸去世的噩耗。他决定考那位作家老乡贾平凹家乡所在的丹凤县师范,可以节省费用,“将来当个老师也挺好。”鉴于中国教育在这期间内发生了巨大转折——在中专甚至大学,国家统招统分的形式被学校自主招生、推荐就业的形式所代替,这就是所谓的并轨。教育市场化,它立竿见影的变化是:曾风行一时的中专淡出历史舞台,而大学的饼子则越摊越大——王卫峰对将来的走向做了相应的调整。有一次回家,他听到小学老师在叹息,“唉,要并轨了。”那位老师的小儿子在西安上大学,据说并轨后,即便大学毕业,国家都不包分配。

我靠,并轨了,王卫峰倒吸了口冷气,他在想,“总之对我们不是好消息吧?要不然老师也不会摇头叹气。”于是他以绘画特长生身份进了一所普通高中。

但对于这批98级站在变革浪尖的初中生而言,考中专,仍是跳出农门的捷径。班上前三名的同学都如愿以偿考上了中专,其中包括他的好友刘丹江,去了西安航空工业学校念书。

更多的中学生走向社会,班上继续升学的不到1/3。王卫峰的那些“兄弟”离开校园后,先是到建筑工地打工,几年后陆续回家,父母又开始张罗着婚事。等到王卫峰大学假期回家,许多同学已经生了娃,在那片黄土地上重复着祖辈们的生活。

上高中后,一名中年商贩带着他的小女儿走进王卫峰的家庭,他们重组了一个五口之家,其中三个小孩都在读书。王卫峰开始变得孤僻,他重新拿起画笔以及小说,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但学习压力仍然很大,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每个周末都在补课。当王和他的同龄人在课堂里埋头苦读时,刘丹江给他写信说,后悔当初考了中专,“这是一个没有前途的选择,还不如读高中。”“考中专的都是些拔尖的学生,多浪费啊,”王卫峰想到这里,倒有了一丝优越感,但仅仅是一念之间,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和复习资料,他还是羡慕刘丹江现在的校园生活——“学校很自由,可以做你喜欢做的事。”此时的王卫峰感觉完全活在一个套子里。这种生活是:早上6点起床晨读,晚上自习到11点,全封闭式教学,除了做试卷还是做试卷,形如桎梏。“以致进了大学,还不知道素描怎么下笔”。“当时,我在应试教育中,多么羡慕刘丹江已经脱离了。”王卫峰说。

1999年,中国高校第一次扩招拉开序幕,当年招生人数是108万,7年之后,2006年的大学新生,达到540万。和前几年的毕业生相比,此后的大学生对学费越来越高、就业越来越难深感焦虑。而坐在高一课堂上的王卫峰却是欢欣鼓舞,老师说,“现在好了,现在不怕了,现在扩招了。”于是大家都手舞足蹈起来,王卫峰比较内敛,也在心头暗自激动,“仿佛大学是自家门槛,人人都可以跨进去一般。”三年后,王卫峰最终以438分的文化成绩,考进湖南某大学包装设计专业。这一年,他的母校本科生考了12人,是建校来的历史突破。

昂贵的大学

老师说,我们这个专业很抢手,在南方,你们学长学姐工资都有3-4千。王当时在想,我最起码也值5-6千吧?

上大学前,王卫峰想着好工作在向他招手,笑盈盈的。

2001年开学典礼上,学校领导说,“包装设计专业很吃香,你们学长学姐们在深圳工作,很抢手,工资都有三四千。”台下疯狂鼓掌,欢呼雀跃,王卫峰想,“他们都三四千了,我最起码也有五六千吧。”对于自认为终结了应试教育噩梦的年轻人来说。接下来,就是理所当然的挥霍了。“我要把我没睡够的觉,没看完的小说全部补回来,”王说。在班上,女生聚在一起讨论化妆打扮,男生则研究国际形势,足坛赛事。大家都感觉彻底自由了,解放了。

王卫峰所在的大学是以包装专业为特色的高校,但仍属于中国高校的“第二梯队”,从2001年开始,中国高校开始奏响“合并”“升级”“更改校名”三部曲。王的母校最终在五年后成功合并两所大专院校,更名晋级。

在填写志愿时,听说到的大学学费是6000元左右,但开学后,加上住宿费,竟高达14000多元。王卫峰花光了父亲生前留在存折上的所有积蓄,到了第二年,家里再也拿不出学费了。虽然这一年,由于一名新生的告状,学费已经降到了9000多元。

之后,王卫峰到系里申请助学贷款,被“体育不及格”的限制挡在门外,这些名额非常有限,王隔壁班的一名同学则主动退学,回家种蘑菇,四年后的聚会上,听说那个人发了大财。而王卫峰却因为拖欠学费,至今学校拒绝颁发毕业证。

高昂学费没有换来相应的平衡。在这所包装人才的摇篮里,王卫峰和他的同学,大学一、二年级练习绘画基础,大三学习专业知识“盒型设计”,用白卡纸制作各种类型简单的盒子。在课堂上,副教授拿出上世纪70年代的包装作品作教学演示,其中“云雾山茶叶”的包装,引发台下学生哄堂大笑,“那些作品再普通不过了,摆在柜台上,顾客几乎看都不看一眼。”他们没有料到,一年之后,出来找工作,所学的知识已经滞后,“现在都用UV工艺了,而学校还在教铜版纸、CNYK四色印刷。”同学李宗林评价,“学校是拿着上世纪70年代的知识结构,应付21世纪的时代变革。”那些东西,只注重功能性,而现代包装看重的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但沉浸在象牙塔里的人们,全然无知。到了大三反倒迷茫起来,谈恋爱比率上升,在王卫峰班上,有2/3的同学开始了爱情之旅,“至少有70%的恋人发生性关系。”一对学生情侣,竟然在王的寝室里住了一年,他们躲过学生会的检查,入夜进门,拉上帘子就是两人世界。“在大学里,你必须习惯这些东西,你可以读书,也可以谈恋爱,这是你的自由。”王卫峰认为这很正常,正如他每次路过宿舍厕所,看到男孩子守在门口,就知道女孩子一定在里面。而同学找他借钱,通常也会坦然地说是堕胎。

与此同时,就业话题像乌云飘然而至,这期间,大学生心态沉重,王卫峰也不知道老师说的是真是假,但心里总有些疑虑。“外面传得沸沸扬扬,总听到有人说找不到工作,有些慌乱。”于是他开始准备考研,买了很多资料,早晚到自习室占座位,“现在看来,这多少有些逃避的意思,既然本科文凭难找工作,拿个硕士文凭总有优势。”老师也在鼓励,“考研吧,考上了就好找工作。”恍然之中,王卫峰又站到了高考前夕,那时候的动员口号就是,“考上大学,找个金饭碗。”考研在班上形成了风气,路上遇见,同学之间打招呼说,“考研吗?”“考哇!”另一个高声应答,似乎说不考就是没有上进心。但却鲜有人能坚持下来,王在复习了一个月后,主动放弃了,班上能坚持到最后的,只有零星几个。“太苦了,谁又能料想毕业后的情形呢?还不如现实点,找工作先。”对于这种草率,王卫峰总能给自己找到理由。就像班上那些学生情侣,毕业后,现在还坚守一起的,他算了一算,几乎没有。

贬值的大学生

他去参加一个设计公司的面试,走进去一看,“嚯,全是熟人,光同班同学就有5、6个,大家面面相觑。”

就像子弹堵在枪膛里,王卫峰在去深圳找工作之前,跟他的同学们兴奋了老阵子,他们口耳相传,“那里是设计之都,有无数的机会在等着我们”。

当他和另外三名同学走下火车,漫无目的地走在深南大道上时,踌躇满志在轰鸣的车流中消弭殆尽。他们挤了一天的招聘会,满头大汗,却一无所获,“人太多了,人山人海,都说自己是大学生。”回到十多平方米的出租屋里,他们开始骂学校,骗子,混账,白白浪费了四年青春。什么恶毒的话都骂尽了后,又担忧起明天的工作。

他们发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现在什么都用不上。想起开学典礼上的情景,王卫峰觉得5000元的工资是不可能了。他说,“2000吧,我只要2000元。”但老板只肯给1000元。大学生王卫峰气愤地走了。

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设计公司的面试,走进去一看,“嚯,全是熟人,光同班同学就有五六个,大家面面相觑。”离过年只剩一个多星期了,王卫峰的工作还是没有着落,身上带的2000多块钱所剩无几,于是他硬着头皮,打电话让家里汇了500元救急。

也就是在此时,他遭遇了考官的三个“小学生”问题。大学知识的狭隘性暴露无遗。他甚至觉得,即便没有读过大学,在这一行混着,也能够回答。

他开始妥协,等到再一次考官问他要多少工资时,他说,“我是来学东西的,随便你给多少。”考官说,“你明天来上班吧。”王卫峰在大学学了四年包装设计,但设计的作品却总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客户要求把葡萄和长城结合,葡萄园和大海相结合。设计师王卫峰想,“这怎么可能呢?长城、海洋怎么能跟葡萄搭上关系呢?”“徐悲鸿从不画他没见过的东西,”王卫峰成为同事的笑柄,他抱怨自己生不逢时。

2004年春节,一同来深圳闯天下的三个同学陆续离开。一个依靠亲戚关系在工厂里做苦力,临走前,叮嘱他说,“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很丢人。”另一个去了深圳关外某工厂,800元一个月。唯一与本专业挂上关系的同学,被一家小印刷厂收留,工资800元,包住不包吃。有一天,王卫峰去看他,发现同学在印刷厂的厂房里铺个烂纸箱,这就是他的卧室。

除夕夜,他接到去了工厂的同学的电话,“还没开口,就哭了,同学说,觉得特难受,想回家。”2005年6月,王卫峰回到学校答辩,因拖欠学费,毕业证被扣了。母亲闻讯从陕西赶来,找院长助理求情,院长助理说,“没钱还上大学?大学又不是义务教育!”“怎么办啊?怎么办啊?”看着40多岁的母亲不知所措的神情,王卫峰很难受,他把母亲送上回家的火车,自己也买了票,他斩钉截铁地说,“就是死,我也要死在深圳。”

在钢筋丛林中生活

“烫了个卷发,头发越来越少,”学长摸了一下头发说。王心里想,那时候多拉风的一个人,怎么就成这样了?

如今,王卫峰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了好几岁,他学会了掩饰,他跟老板谈话时常说,“我工作三四年了”。他认为在这一行里,经验永远比文凭贵重。他甚至很少主动提起曾是大学生。

在深圳林立的高楼大厦里,这样的年轻人不计其数。王卫峰在一个星期前又换了份工作,毕业一年后,换工作这类事,再寻常不过,但他不会像以前那样迷惘。

早上8点钟到办公室,晚上6点半离开,但通常这个时间不是准确的——几乎有2/3的时间,他都要加班到晚上8点多,然后坐上60路公交车,半小时车程后,回到被高楼洋房包围的岗厦村与同学合租的1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

屋子终年黑暗,不见阳光,伸手可以摘到对面窗台上的花盆。他经常会在厕所里看到对面的女孩子们穿着内衣在卧室里跑来跑去。不管白天晚上,各种声音嘈杂而至,有时候甚至是在清早,隔壁的叫床声也会把他们吵醒。

一段时间里,他想搬出城中村,他现在底薪3800元,过了考核期涨到4000多元,他认为有能力支付这些开支。可再往深想一点,又觉得这完全没必要——每天工作累得筋疲力尽,每周只有一天假期,往往还会被突然而至的货单霸占;挂在墙上的吉他,被灰尘蒙蔽,几乎没有拨动过琴弦;就连不到20米拐弯处有条小吃街,他都不知道怎么走。

王卫峰大学班上有30多名同学,如今有20多人在深圳工作。但几乎没怎么联络,来这里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卷入深圳速度,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耗费。

最近的一次——也是来深圳后仅有的一次——同学聚会上,王卫峰迟到了,他加班到晚上8点多才赶去。但他的另外一个同学却没有参加,这是一个辞职后3个月没找到新工作的男孩子,他觉得很没面子,不想去。

“不要多少钱的。”王卫峰劝他。

“我没心情,”男孩说。

这次聚会来了30多个校友,但多半满腹怨恨,时运不济。在聚会上,王卫峰看到了大学时的学生会主席,“当年多拉风的一个人,现在一看,妈呀,怎么就成这样了,满脸痘痘,黑瘦黑瘦的,差点没认出来。”“都是设计给害的,”学长颇为懊恼,摸了摸头发,自嘲说,“烫了个卷发,头发越来越少了。”“在学校真没学到什么东西。”同学讨论说。

“主要靠自己,这么多人来深圳,你要想学东西,就好好待着,慢慢熬,要混日子,最好到别处去。”学长说。

王卫峰的设想是,再做几年设计师,之后自己开公司。但现在,他的压力越来越大,他阴沉着脸,很少有笑容,除了每个月的房租和伙食费,他几乎很少有开支,他还要承担妹妹的学费和生活费——王的妹妹在陕西师范大学读国画专业——尽管他认为大学生贬值。就在一个月前,一位北京来的大学生到公司实习,白干不拿钱,却被老板拒绝了,“碍手碍脚的,浪费我的电费。”“这个社会就这样,你越是痛骂大学,到头来,没有这张文凭,你更加难以立足,”王卫峰说,“这很混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过的。”但每天早上,晨曦微露,王卫峰还得匆匆忙忙走出脏乱堆积的城中村,挤上公交车去上班。

Thursday, January 4, 2007

白衣帅哥








Wednesday, January 3, 2007

胡祈评论:第三种忠诚

一种忠诚是完全盲目愚忠愚孝的忠诚,是关公忠于刘皇叔的绝对忠诚,是岳飞忠于大宋王朝至死不改变的忠诚,是周恩来对毛泽东百依百顺忍辱负重保晚节的忠诚,是雷峰对人民大公无私任劳任怨的忠诚,总之第一种忠诚就是一句话,忘记一切的忠诚。

第二种忠诚是刘宾雁先生在他的“第二种忠诚”文章里所描述的忠诚,笔者一知半解,大概的意思是忠诚不可以盲目无条件,要有理智地去忠诚,不要轻易为人利用,上当受骗,忠诚是忠于国家民族,不是忠于某个人或某个党,不可以愚忠愚孝,但还是要忠于大我,牺牲小我。

当今世界的商业文明对人的忠诚有新的要求,第一和第二种忠诚均不能满足商业竞争的需要,有必要生产出来第三种忠诚。

什么是第三种忠诚?

第三种忠诚是首先忠于自己,然后再忠于他人民族国家。先忠小我,兼顾大我,但小我优先,大我在后。小我必需满足之后,才能考虑大我,小我不满意,大我不考虑。第三种忠诚的最基本涵义是忠于个人自己比忠于他人民族国家优先重要,只有个人得到充分满足之后,才是忠于他人民族国家的时候,只有个性舒畅之后,才能想到他人民族国家,在任何事情上,个人利益压倒民族国家利益。

第三种忠诚也是许多华人厌恶的自私自利行为,加上顾及他人民族国家的利益,起码不伤害他人民族国家的利益,个人与他人民族利益均要考虑,最好三赢或双赢,不能三赢或双赢的事,也要利于个人,不伤害他人及民族。凡是不利于个人的东西,绝对不去做,凡是不利于他人民族国家的事情,也不能做,这是第三种忠诚的规矩。

为什么需要第三种忠诚?

中国传统社会为了维持封建王朝统治的稳定性,拼命鼓吹第一种忠诚,麻痹华人平民百姓,无限忠诚于皇帝,不能反抗造反,天下一定太平,封建王朝的基业一定可以万世相传,第一种忠诚在中国封建农业社会里很有市场,几千年来为几乎所有华人所津津乐道,到了二十一世纪今天的中国,依然还有一大批中国人,特别是官员,日日高叫爱国爱党,实在是愚蠢莫及,很难说服人。

近一百年以来,中国发生了许多变革和革命运动,在毛泽东领导下的党,居然革命成功,将东西洋人全赶回老家,中国的领土和心灵完整性又恢复,中国人认为从此太平无事,对毛主席和党真是从心底里感激,很自然地就第一种忠诚毛泽东和党起来,党叫干啥就干啥,毛泽东指到哪里就跟到哪里,几乎全中国都是第一种忠诚分子。

谁知道人祸接二连三地发生,大鸣大放大字报运动鼓励第一种忠诚分子说实话,最后全被打成右派,坐牢杀头打入冷宫是第一种忠诚分子的下场。共产主义大锅饭,五星红旗遍地飘,亩产万斤田,为了第一种忠诚,全中国的愚蠢忠诚人在骗子和饿死之间选择。他老人家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全国上下都是第一种忠诚运动员,什么愚蠢事都做,也没有其它选择,要不然跟在毛泽东后面做骗子,要不然就被杀头,这都是第一种忠诚的后果。

毛泽东死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的文人开始反思反省,刘宾雁先生在这种背景下写出了不朽大作“第二种忠诚”,呼吁中国人不可以愚忠愚孝,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对国家民族负起责任,不能再盲目地听从莫一个野心家的为所欲为,也不能毫无主见地跟着一个特权党乱跑,人要有理智,要有思想,要忠于国家民族,但没有太多提到无限忠于个人自己。

中国改革开放了,二十余年来,经济发展飞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不断进步,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现在又提倡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如果个人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潜力,很难适应中国的发展形势,第一种忠诚很显然已经过时,第二种忠诚也只讲国家民族,没有太多调动个人积极性的东西,对提高个人能力和水平帮助不大,第三种忠诚的机会来了。

第三种忠诚强调个人个性,对个体的情感欲望爱好予以充分满足,无限地自己忠于自己,在任何事情上不和自己过不去,当遇到与他人及民族国家有关的东西时,也以忠于自己为最先,然后才考虑到他人和民族国家的利益,自己的喜怒哀乐最重要,一定要无限忠诚满足才行。在忠诚自己的同时,也要忠诚他人和民族国家,争取做到三赢或双赢,没有办法保证三赢或双赢的时候,起码要做到不伤害他人和民族国家,所有能伤害自己他人民族国家的事,一概不能做。

第三种忠诚可以调动个人的无限能力潜力,因为什么事都让自己过得去,与他人和民族国家利益有矛盾冲突时,个人利益在先,他人和民族国家利益在后,只有保证个人的能力潜力的超常发挥,才能促进华人个人很好地适应商业社会激烈竞争的环境,只有个体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个人才能变强,华人个人强了,民族国家也就强了,第三种忠诚可以解决中国人适应商业社会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难题。

第三种忠诚顺应人类自然规律,对人的本性加以满足,而不是一味打压人性的第一种忠诚,也不是忽视人性的第二种忠诚,华人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扭曲非常严重,第三种忠诚可以让华人逐渐地回到人自然本性的正道上来。

华人,请用第三种忠诚。

新式太监的崛起

太监”: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和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半个世纪前,随着中国君主时代的结束,“老式太监”便结束了其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近十余年来,“新式太监”逐渐崛起。“新式太监”与“老式太监”的区别主要是:

  其一:“新式太监”在生理上无须阉割,但心理上则如出一辙。

  “老式太监”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和家属,皇宫内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久待“冷宫”的妙龄少女和血气方刚的帅小伙子整天混在一起,还不是“干柴烈火一碰就燃”。为了确保皇族血脉的纯正,必须要进行阉割。否则,谁也弄不清楚那一群皇子皇女的真伪。

  “新式太监”主要侍奉大小领导,故而不需要阉割。

  但“新式太监”却全盘继承了“老式太监”的衣钵,两者在心理上是如出一辙。从表面上看,都是主子的乖乖儿,见了主子腰是弯的,头是点的,咀里喊嘁。领导说“东”,它高呼:“英明伟大”。领导指“西”,它狂喊:“高瞻远瞩”。除了工作上:“听话、迎合、奉承、紧跟”外,在“八小时以外”也要侍奉到位。领导家修修补补的事要跑前跑后;领导家各种杂活要服务到家;领导家的婚丧嫁娶要张罗应酬。最主要的是要善于投其所好,领导喜欢打牌,你要陪打认输送钱;领导喜欢喝酒,你要舍命陪君子;领导好色,你就要有本领拉皮条。有一个男人,见领导喜欢自己的老婆,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干脆撕破脸皮,当领导需要时,一声令下,便用自行车把老婆送到领导家的楼下。等领导享受完“鱼水之欢”,他再把老婆接回家。奇怪的是,这夫妻俩的感情还一直很不错。当然,这个男人被提拔为处长,一直干到内退。

  其二:“新式太监”无须终生侍奉领导,一旦“发迹”后便从“太监”变成“太爷”。

  “老式太监”在皇宫中要终其一生,而且,一日为“太监”,则终生为“太监”。

  “新式太监”则不同,它是先当“儿子”,后当“爹”,最后熬成“爷”。它侍奉领导时虽然很痛苦,不但忍辱负重当“儿子”,还要受大众的耻笑。它围着领导的屁股后面转,就象一条“狗”,你别看它“不象个人”,但挺会“狗仗人势”,平日里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就象一条“大狼狗”,时不时的还会“咬人”呢。一般来说,“新式太监”绝大多数都会“发迹”,尤其是在领导身边工作的“太监”,而且,一发再发。当它到达一定的“位置”时,便摆出一副“爷们”的架式了。因为,它是靠“胯下之辱”升的官,所以,一旦得势后便“不知天高地厚”,典型的“小人得志便猖狂”。“新式太监”大多数都是“势力眼”,一旦发迹后就会抛开原来的主子。其实这也很正常,我侍奉了你,你给我好处,咱们“等价交换”,谁也不欠谁的。

  其三:“新式太监”具有伪装性,有时不太容易辨别,往往会“鱼目混珠”。

  “老式太监”从生理上具有明显特征,如:声音变女腔,喉结变小,皮肤变细腻,而且,少了“那玩艺”。

  “新式太监”则不同,它没有明显的特征,有的人拍马溜须很有手段,很隐蔽。比如:拜访领导都是晚上“悄悄的进庄”。有的靠“夫人外交”,虽有蛛丝马迹,但若隐若现,让人难以断定真伪。有的人工作也很努力,也干出了一点成绩,从表面上看,似乎他的发迹是“干”出来的,实际上,却是靠“太监”的功夫“拍”出来的。

  其四;“新式太监”具有很强烈的“排它性”,比较仇视那些“清高之辈”。

  “新式太监”的处世哲学就是“捞实惠”,不讲人格,不谈自尊,不惜用舌头给领导擦屁股。它们非常清楚自己属于“阿猫阿狗”之流,归属“下三烂”的货色,正派之人无不对其嗤之以鼻。所以,它们也“瞧不起”清高之辈,认为:“清高能卖几个钱”。它喜欢“同类”,它的手下也必然会培养出一批“新式太监”。周而复始,“新式太监”就会成几何级数增长。

  “新式太监”并非空穴来风,在各个部门,各个单位,都有一批这样的人。往往这样的人“飞黄腾达”,而老老实实干活的人却怀才不遇。显然,这种状况极其不正常。虽然大家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但长久下去,让“太监当道”,总不是个事吧。

  “新式太监”的崛起,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我们干部.上的弊端成为“新式太监”滋生的温床。社会需要“新式太监”,才会产生“新式太监”。去年,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卖官案”东窗事发,赃款达千万元之巨。联想起近三五年,江苏省市县级领导“卖官案”已达七八桩之多。查出来的占百分之几?笔者不敢妄议。但据有关人员透露:贪污案的查处率最多百分之五!

  一个“新式太监”的出现,尚不足惧。然而,一大批“新式太监”的崛起,将会改变我们干部队伍的性质。更可怕的是,“太监之风”的盛行,将会卷起一股“沙尘暴”,它会“蒙”住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见道路,而摔下悬崖。




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

统治者关在笼子里,这是民主的另一种表述。只有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人民群众才能避免被统治者伤害,所以人民群众一直都盼望能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可怎样才能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呢?

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把统治者关进笼子;另一种是让统治者自己走进笼子。

把统治者关进笼子,统治者是不愿意的,这就要强迫。强迫得有力量才行,这种力量要么来自于内部要么来自于外部。这种力量还必须足够大,否则就不能成功。由于是对抗,必然有暴力和混乱,必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让统治者自己走进笼子,统治者是自愿的,不需要强迫,也就不需要力量,不需要对抗,也就是和平的有秩序的,代价也就很小。

让统治者自己走进笼子,这可能吗?可能。美国国父华盛顿就是自己走进笼子的。

美国国父华盛顿在君主制盛行的时代,在拥立他当君主呼声很高的情况下,自愿选择当民主制下的总统,开民主制先河。在可以当终身总统的情况下,自愿选择只当两任总统,开任期制先河。

华盛顿开创了民主政体,开创了“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先例。同时华盛顿开创民主政体又不是被迫的,而是完全自愿主动选择的,因此华盛顿也开创了统治者主动民主自愿民主的先例,开创了“统治者自己走进笼子”的先例。

华盛顿为什么要自己走进笼子?可能是华盛顿品德高,为人民利益而自愿走进笼子,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可能是华盛顿智慧高,知道作为民主政体的开创者可以获得十分崇高的历史地位。也可能是华盛顿的经济条件起作用,作为大庄园主不再需要升官发财。还有可能是华盛顿比较懒散,厌烦政务崇尚田园。凡事都有利有弊,华盛顿自己走进笼子应该是权衡利弊理性选择的结果。

别的统治者为什么不象华盛顿那样走进笼子?可能是品德不高,为一己之私而负天下。可能是智慧不高,不知道只有实行民主政体才能获得较高的历史地位。也可能是经济条件差,需要升官发财。还有可能是勤于政务,事必躬亲闲不住。也不排除有施政问题担心失去权力后遭受清算。等等。凡事都有利有弊,别的统治者不肯走进笼子也应该是权衡利弊理性选择的结果。

能不能让别的统治者也象华盛顿那样自己走进笼子呢?能。华盛顿自己走进笼子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走进笼子对他自己是最有利的,只要我们让别的统治者也知道自己走进笼子是最有利的那么他们就会自己走进笼子。

怎样才能让别的统治者知道自己走进笼子是最有利的呢?首先要让自己走进笼子确实成为最有利的事情,然后告诉他们。

怎样才能让自己走进笼子成为最有利的事情呢?这就要给予利益。对于自己走进笼子的给予奖励,比如物质精神奖励、赦免罪过免予清算等,这是绝对利益的给予。对于不肯走进笼子导致施政灾难的独裁者予以严惩,剥夺生命财产降低历史地位的评价等等,这对于自己走进笼子的统治者而言就是相对利益的给予。

为了增大自己走进笼子的有利程度,在给予绝对利益的同时,还要增大相对利益的给予,也就是说要增大对呆在笼子外面因而肇事的统治者惩处的严厉程度。对呆在笼子外面因而肇事的统治者惩处越严厉,自己走进笼子就越有利。

统治者就是不象华盛顿那样自己走进笼子怎么办?世界上的统治者有很多,理性水平是高低不齐的。有象华盛顿那样理性的,人民群众没要求民主甚至反对民主都主动实行民主;有略次一些有限理性的,经过沟通交流愿意仿效华盛顿的作为;也有简直无理性的,不管我们说一千道一万,不管我们许诺再优厚的条件,他就是不肯自己走进笼子,这怎么办?

对于无理性的统治者,没别的办法,只有把他们关进笼子。

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难免对抗、混乱、失控,结果还难以预料,因此实在不是一个好办法,只能作为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的选择。

华盛顿的事例告诉我们:不是只有人民群众才能制服统治者,统治者还可以自己制服自己,这叫自制。对于统治者而言,前一种是被动被迫民主法,后一种是自动自愿民主法。

华盛顿的事例告诉我们:不是只有人民群众哭着喊着要求民主,还有人民群众不要民主甚至反对民主而统治者却“力排众议”给予民主的情况。

华盛顿的事例告诉我们:民主的到来并不一定那么艰难,也有可能十分的轻易。

统治者也是人,他们的行为遵从人性的普遍规律:理性,即都谋求约束条件下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这种理性又是不完备的,所谓有限理性,由于信息的不充分和信息处理能力的不足人们经常作出错误的决定以致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同的人的理性水平是有差异的,有的高有的低。同一个人的理性水平是可以增长的,比如通过自身经验积累或者学习交流来增长。因此统治者的行为适用于理性选择分析。

统治者是理性的,同一个统治者的行为会随约束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统治者是有限理性的,同一个统治者的行为会随理性的增长认识水平的提高而改变。

统治者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当我们对统治者不满意时不一定要更换统治者,也可以考虑改变统治者的行为。

统治者是理性的,只要我们让统治者自己走进笼子成为最有利的选择,统治者就会自己走进笼子。理性是可以增长的,只要我们让统治者认识到自己走进笼子是最有利的选择,原来不愿走进笼子的统治者就会改变主意自己走进笼子。因此华盛顿自己走进笼子的事例具有普遍意义。

在统治者的理性选择中经济因素应该是有重要作用的,经济基础决定论嘛。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时就考虑了这一点:给将领们大量金钱作为补偿。

在统治者的理性选择中历史地位也是他们相当关注的。华盛顿自己走进笼子,获得了崇高的历史地位。而后续仿效者不能获得同样的历史地位,因此也就不能吸引后来者自己走进笼子。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不肯自己走进笼子因而造成严重后果的统治者打低,降低他们的历史地位,以此相对提高自己走进笼子的统治者的历史地位。

理性出效益。华盛顿凭借自身高度的理性获得了崇高的历史地位。

沟通出效益。在我国历史上皇帝与大臣常常因互相猜忌而对抗屠杀,搞的血淋淋的。有鉴于此,宋太租与手下将领做了推心置腹的沟通,杯酒释兵权,一举实现双赢,在历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笔。

理性沟通出效益。在非理性对抗之前,我们要先理性沟通。

把统治者关进笼子,这句话是美国总统布什向我国人民讲话时的话语。布什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率领美军攻入伊拉克,把萨达姆关进了笼子。这还仅是开始,布什看样子是以在全球推行民主为己任的。

美军攻打伊拉克给我们留下的经验就是:适当动用武力是有必要的。美军擒拿萨达姆,斩将立威,震慑了其他统治者,对推进全球民主进程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但同时也要看到,动用武力也是有局限性的。首先,它只对小国管用。其次,成本还是太高,打个伊拉克就把美国累的呼哧呼哧的。第三,打掉了萨达姆,伊拉克境内群雄并起,产生了很大的混乱。

推行民主的办法前文已经说过,就是两种:把统治者关进笼子和让统治者自己走进笼子。把统治者关进笼子,这种方式还有一个变种,那就是统治者被逼自己走进笼子。让统治者自己走进笼子,这种方式也有一个变种,那就是统治者被骗走进笼子。这样,推行民主的办法就细化为四种了。在四种办法中,把统治者关进笼子和把统治者逼进笼子都需要以压倒性的力量为后盾,包括外国干涉力量和国内革命力量两种。要具备这种力量很难,要使用这种力量更难,局面难以控制,代价高昂且结果难以预料,所以很难实施,只能作为万不得已的办法,不能作为常用的办法。把统治者骗进笼子的办法则只能用一次,刚骗了一个统治者,别的统治者就都学精了,所以也不能作为常用的办法。于是只剩下让统治者自己走进笼子这一个办法可做常用了。

让统治者自己走进笼子这个办法的好处在于:不论对于大国小国都适用;对力量条件要求低,理论上人民群众毫无力量都可以;可充分利用原有统治者的控制力(控制力也是一种资源)实现政权和平移交,有秩序不混乱;成本最低收益最高。

让统治者自己走进笼子,并不否定把统治者关进笼子这种方式的必要性。把统治者关进笼子情况的存在可以增大自己走进笼子的有利程度,而且必须保留这种手段来对付无理性的统治者。

让统治者自己走进笼子,还要否定和纠正把统治者骗进笼子的做法。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主动进行民主改革,对推进全球民主进程无疑是有重大贡献的。但刚刚改革完毕就被急功近利的西方和国内民众抛弃,成为失败者和笑柄,这事实上就是一种把统治者骗进笼子的做法。这种做法是短视的和背信弃义的,这么一搞其他统治者谁还会自己走进笼子呢?所以有必要对戈氏重新评价,肯定他的贡献并给予优厚奖励。即便奖励需花费再多,也总多不过战争的军费和革命的代价吧?



Brokeback Fever

Forget Avian Flu.

There’s a new disease sweeping the land, with the potential to infect millions of people and wreak havoc on the nation’s economy through thousands of hours of lost worker productivity.

It’s called “Brokeback Fever”.

Brokeback Fever was first identified in 1997 when the short story, “Brokeback Mountain,” by author E. Annie Proulx, was published in the New Yorker.

However, due to limited distribution and a small reading audience, the disease was kept in check.

Now, with the release of the movie and its award winning status (Venice Film Festival, Critics Circle, Golden Globes, 8 Academy Award nominations, and numerous other accolades) it is likely that the disease will reach epidemic proportions in America and, potentially, throughout the world.

Etiology

Epidemiologic study has identified the zero case as Diana Ossana, coauthor (with Larry McMurtry) of the screenplay for the film.

A self-described insomniac, Ossana read the story one sleepless night and in her words, “was weeping by the end; deep gut-wrenching sobs.”

This, in fact, is a classic symptom of Brokeback Fever.

Ossana, in an effort to assuage her symptoms, optioned the story and wrote the screenplay with McMurtry.

Through many long years, the story was always in her mind. It is not known if release of the film has resolved Ossana’s illness; she has chosen not to publicly reveal tha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 Symptoms

Brokeback Fever can be contracted in a variety of ways.

Most common is reading the short story or seeing the movie. However, the illness has also been identified in people who have read about the movie, through reviews or interviews with those involved in its production, but have not yet seen the film.

This latter form of infection has come about through the limited release strategy of the film’s distributor, Focus Features. It appears that indirect infection is no less virulent than the direct form of the disease.

Symptoms include obsessive thinking about the movie/story, disturbed sleep patterns, weeping/sobbing, and a need to discuss it endlessly with family, friends, and coworkers.

Some have reported physical symptoms, including aching joints, throbbing head, and a mild depression that can last for hours or days.

Additional symptoms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include obsessive reading about the movie (reviews, interviews, etc), listening to the soundtrack repeatedly, and a desire to write fan letters to authors Proulx, Ossana, and McMurtry, director Ang Lee, and stars Heath Ledger, Jake Gyllenhaal, Michelle Williams and Anne Hathaway.

Not Gender Biased

It appears that Brokeback Fever afflicts men and women equally. It also appears to cut across all age groups.

While some speculated that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film (a story of forbidden love between two cowboys in Wyoming) would appeal to primarily to the gay demographic, Brokeback Fever victims appear to com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t seems that no one is immune from the disease.

At present, there is no cure.

Sufferers describe a variety of interventions in an effort to ameliorate their symptoms. The most common seems to be repeat viewings of the film. In extreme cases, some sufferers have reported seeing the movie so many times that they have lost count of the number.

Others report beating their own personal best for seeing a movie in a theater. For example, one sufferer declared, “The only other movie I have seen more than once in a theater is Titanic, which I saw twice. But I have seen Brokeback Mountain three times, and plan to go again!”

Sufferers have reported traveling great distances to see the film. An Irish sufferer traveled 3 hours by train (one-way) and paid a 50 Euro train fare to see the movie on one of six screens in Dublin, the only place it was playing in his country.

Suffering Cyberly

Sufferers also report finding solace in discussion groups, especially on the Internet. There, a community of fellow sufferers provides comfort, support, and understanding. In particular, the Internet seems to provide an appropriate forum to assist with the need to discuss the story, movie, and its characters endlessly.

Common online discussions include the motivations and action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the ending (what “really” happened) and preferred scenes.

Sufferers also quote favorite bits of dialogue to each other, play games, (e.g., “Brokeback A to Z”) and develop elaborate backstories for all the characters.

Tangentially, sufferers discuss technical aspects of making the movie and sha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al-life performers who were in the film.


A particularly intriguing online discussion is about what special features should/will be included on the DVD.

This seems to give sufferers full rein to imagine all the scenes that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final film, as well as to learn more about its entire production from beginning to end.

Unfortunately, while the Internet does provide solace, for some, the ongoing discussion seems to “fuel the fever” and worsen the illness.

For example, at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www.imdb.com), the Brokeback Mountain discussion board has close to 140,000 messages, with new messages being posted every few seconds.

Discussions on other movies that are currently in the theaters are not nearly as active, with 78,379 messages for King Kong; 49,830 for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and 16,394 for Munich. Titanic, another blockbuster love story and Academy Award winner, clocks in with a paltry 8,357. Although it has been several years since that movie was in the theaters.

Sufferers with the Internet-addiction form of Brokeback Fever have reported spending too much time on the discussion boards, to the point where they are missing work or school.

One sufferer, a college student, acknowledged that even though the current semester started 2 weeks prior, she had yet to open a textbook. It must be noted that things could be worse — at least she bought her books!

Sufferers seem to recognize the extent of their disease, and echoing a poignant line from the film (“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 ask how to quit Brokeback Mountain.

Solutions, however, are sparse. And while many profess a desire to “quit BBM” (in Internet parlance) it seems that they are truly enjoying the experience and want it to last, even though they recognize it is disrupting their lives.

New Clinical Entity

Because it is a new clinical entity, it is not known if Brokeback Fever is an acute or chronic illness, although the zero case, as noted above, has seemed to suffer from it for at least 8 years.

Ongoing data collection about the illness and its clinical presentation should help to clarify this point.

If you, or a loved one, are suffering from Brokeback Fever, there are a few things you can do.

First, be thankful that you acquired Brokeback Fever and not the clinically offensive “Grandma’s Boy Fever.”

If you have to watch a movie multiple times, at least it is one of the best movies that has ever been put to film and stands up well to repeated viewings.

Second, if you have been active in Internet discussions, you have likely made new friends. Broadening your social circle is always a good thing.

Third, give yourself to the experience.

Many sufferers have described the experience of seeing Brokeback Mountain as being life-changing and transcendent. They have used it as an opportunity to examine their lives, rethink decisions and strengthen relationships.

We often need a trigger to make us move forward. Who knows where these triggers come from?

The fact that this movie has reached so deeply into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so many people speaks to its power to transform.

So, rather than fighting the feeling, give yourself to it and see if it brings about positive change.

Finally, be patient.

Time is always a great healer. It is probable that the symptoms of Brokeback Fever will slowly subside, eventually becoming a warm spot in your heart and a very special memory in your head.

And rejoice! The DVD will be released soon!

Leslie H. Nicoll is a nurse and owner of Maine Desk, LLC in Portland, ME. She admits to an advanced case of Brokeback Fever and reports seeing the movie four times — as of this writing. She undertook this clinical analysis in an effort to cure herself of the disease.

Tuesday, January 2, 2007

2006年35大BT种子网站

This summary is not available. Please click here to view the post.

Monday, January 1, 2007

德国模



税的三种逻辑

《伊索寓言》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小故事里面蕴涵着大智慧。“狐狸分肉”就是值得挖掘的一篇。
话说两条小狗几乎同时拣到一块肉,于是互相扯着这块肉声明属于自己。恰巧狐狸路过,大义凛然地提出帮它们“公平地分肉”。二者当然欣然同意。狐狸就将肉一分为二,左边一块明显大点,右边一块明显小点。于是右边的那位不乐意了,要求“公平”。狐狸只好应邀从左边那块咬些下来。右边的却显得“大”了。于是左边这位又不高兴了,于是……狐狸左一口、右一口地吃掉了大部分的肉,留给两个小狗的,只有显示“公平”的各一小块肉。这二位还乐颠颠地表态:不患寡,而患不均。
狐狸在干什么呢?它在收税,而且是在利用双方对“公平”的糊涂认识为基础收税。这种税的逻辑特征是“骗”。对智商的要求比较高。我将这种税的逻辑命名为“税的狐狸逻辑”。
我们传统文化所隐含的“税的逻辑”是另外一种: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西游记》中,到处可以看到这种强盗逻辑。强盗们在作者笔下和读者眼里,甚至是英雄。国人所遗憾的,是自己没有机会成为这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英雄。人人都期望自己成为收税者,从而摆脱苦不堪言的纳税者的地位。当然,这种逻辑从来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
完成这个任务的是曼瑟·奥尔森在《独裁、民主和发展》中的这段话:如果一个常驻的匪帮在他的地盘上垄断了偷窃,那么他的受害者便不必担心其他偷盗者。在一个流窜的匪帮活动频繁的世界里,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很少或根本没有激励进行生产或积累财富,因为它们很可能被偷走,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可供匪帮偷窃的东西。有理性的匪徒会相应地劝导匪徒头目抓住一块特定的地盘,占地为王,并为当地的居民提供和平秩序和其他公共品,以税的形式窃取财富会比流窜抢劫所获更为丰厚。
这就是著名的“流寇”转“坐寇”理论。也是目前比较前沿的国家理论之一。这种税的逻辑特征是“抢”。因此对暴力的不对称性要求比较高。
其实以上这两种关于税的逻辑,都属于“动物世界”里面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层次。必须依靠暴力不对称和智力不对称为基础。狮王之所以不将牛羊都吃光,不是为牛羊的幸福,而是指望牛羊的繁衍为自己的子孙繁衍创造永久的食物。
在丛林规则笼罩下,强者和弱者之间具有对抗性。强者有足够的动力强化智力和暴力的不对称性,对弱者进行愚民教育就是符合强者利益的选择。弱者也在这种思维笼罩下,错误地以为“弱肉强食”本身就是元规则,是决定其他规则的规则,不可更改。于是自己最大的愿望不是改变规则,而是将此规则当作约束条件,自己在这个约束条件下努力成为强者,成为掠夺者。最终,强者和弱者双方的努力方向都是强化这种不对称性,从而强化了对抗性。
在现代公民社会里面,已经开始摈弃这种低层次的税的逻辑。现代公民社会通行的税的逻辑是“契约法则”。这首先得益于“国家理论”的升级。
党国英教授提醒我们,历史学家约瑟夫·R·斯特拉耶提供了迄今大概是最好的关于国家变迁的理论。国家产生的标志是,某区域的统治者开始区分私权和公权,并开始用公权保护私权,用公权为民众提供服务。此前的“国家”会掠夺私人财产,统治者的暴力是掠夺私产的工具。此后才有了更成熟的“主权国家”。
犹太女思想家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里说:“法律的本质是对人行为的指导而不是强制性的制裁,法律最好不要被概念化为命令,也不是对人民行为方式的描述性的陈述,而最好是看成是集体的契约……”她打了一个比方,一个规定要交税的法律最好不要表达为缴税,而是表达为我们已经达成契约在这个共同体里交税。这里关键词是“达成契约”。如果公民同意这一法律,那么就愿意支持这一法律并宣誓服从并帮助执行这一法律。这需要建立一个双方合意的体现公民意志的政治架构,通过程序正义体现契约精神和结果正义。
在民主、法治的社会里,政府向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民向政府缴纳税收,这里面税收既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获得的资源,也是公民购买政府服务的价格,所以双方应该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一种交换的关系,在市场社会中更是如此。既然双方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如何征税,征多少税,征什么税这些问题,以及需要提供哪些合意的公共品,公共品享用的对象等问题,也就不能够由政府一家自己说了算,必须事先征得另一方也就是纳税人的同意、许可,纳税人通过自己选择的代表,按照立法程序制定各项税收法律,除此之外的一切征税行为都是无效的、非法的。
“税的狐狸逻辑”将产出看成存量,所以重在分配,强者要多得倚赖的是智力不对称。但这违背了经济学上的“双赢”原则,无法持续。税的“强盗逻辑”将产出看成是流量,所以界定(公、私)产权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增量。但由于暴力不对称,很容易将更多的私权界定为公权。因此冲突较多。而税的契约逻辑则将产出看成是幸福,约束公权,界定私权进而提高整体福利是官民双方共同的目标。所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被颠倒。这需要建立一个双方合意的体现公民意志的政治架构,通过程序正义体现契约精神和结果正义。
以后,当我们看到有人热烈地出主意增税的时候,我们就有必要思索一下,他采用的是税的“狐狸逻辑”、“强盗逻辑”还是“契约逻辑”?

15条同志禁令

深同志网友总结了15条同志禁令,看看是否对你有帮助。

这个资深同志网友脑袋一定不正常,当自己是“皇母娘娘”颁发“禁令”了!更为奇特的是,还有众多妖精不仅要奉“姨旨”,还把“姨旨”传来传去,让大家都奉。生平最厌妖精,更憎“疯后”,所以要一一批判!


1.当你不知道自己是同性的还是双性的时候,切记不要和同性发生关系,因为这样就会让你的激素倾向于同性。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同性恋是先天基因造成的,所以你无论却不确定,后期的发展都不由个人主观意志决定。但是正如人定胜天,人的意志有时也是很强的,既然有人能强行吃狗屎,同性恋又怎么不可以决定强行爱异性?


2.永远不要希望自己喜欢的人也会喜欢自己,或者幻想他对自己有好感,因为这样是非常幼稚的,结局也是非常痛苦的。
这句话某种意义上应该是那些修炼成精,阅人无数的老妖精的心得。失恋的人可以用这句话宽慰自己……不过当你真正爱上什么人,又怎能用价值(别人回馈的爱)去衡量呢?爱是无价的,即便让自己和别人都觉得傻。但那就是爱!每个人都值得去好好的爱一场!


3.在不清楚BF是不是喜欢自己的时候,切记不要表白,也不要发生关系。因为你想让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的机率比买彩票中奖还要低(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接上面的,感觉又是丑人心得……大家都装矜持,那谁去表白呢?一直傻等到别人找了BF?还是两个人一起傻等对方表白等到死?喜欢谁,大胆的说出来!最差不过是被对方拒绝,你自己也因此可以死心!学那些妖精装矜持,迟早装成泰国的人妖……


4.不要过度手淫。在掌握生理知识的前提下提醒:5.5天一次是最健康的。至于危害,无外呼是心脏和肾。年纪轻体会不到,上了年纪,心脏、前列腺和肾就会一起出现病症。
手淫怎么了?手淫还能锻炼身体~~~过度淫欲伤身——那是古人的说法。那些古人每天饭都吃不饱,又不懂得科学饮食——当然不能过度淫欲,否则营养都制造精子了,身体其他部位当然要闹饥荒,饿的身体差……但是我们今天每天吃得不晓得几饱,还懂得科学饮食,知道缺什么吃什么,各种营养补剂更是一大堆。别说一天手淫一次没什么,手淫10次你的营养也够了……主要注意不要手淫太长时间,影响你干别的正事……(例如本来应该去找个帅哥插,结果因为手淫耽误了就太得不偿失了……又或者手淫太多,刚刚钓了个帅哥发现已经不想做了,那就亏大了!)


5.不要记日记。这一点不用说明了,日记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人群中。
记日记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当我们渐渐老去,回首我们的日记,那就是我们的历史,记住我们曾经存在的日子。同志又怎样?因为要保密而放弃我们存在过的记录吗?那么,我们就是自己歧视自己!值得吗?想一想把自己的日记保留,几十年后我们的子孙读到我们的日记,发现在那些逝去的年代同志遭受歧视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自由是由几代人争取来的,所以要好好珍惜,不是更有价值吗?


6.千万不要鼓起勇气向家里人表白自己是同性恋这个事实。因为虽然父母并不会把你赶出去,但是这对他们的伤害也是巨大的而且终身的。一旦说了,他们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永远戴着有色眼镜……
向家人坦白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但是,相信我,如果你确信你的家人真的爱你,不要犹豫,让家人一起分担你的痛苦吧!他们真的爱你,他们不会介意你喜欢什么,他们只会介意你是否幸福!当然你要注意一下方式方法,不能直白对家人说:“怎么样?我就是同性恋!你们能怎么样?!”要根据家人的思维方法,理解新事物的能力,慢慢的循循善诱的给他们普及同性恋知识,慢慢让他们了解——真爱是不分性别,不分种族的。掌握好这个时机,向家人坦白也就是一件并非那么困难的事情了。毕竟,人生并非只有“同性恋”这一件大事!人生还有很多别的事情也很重要,花太多精力困惑在同性恋这个小圈子里,绝对是不值得的!


7.当你确定了你是一个同性恋的时候,就拒绝所有追求你的异性吧,因为从那时开始你就在骗她们了。
同性恋就不能和异性交好朋友吗?不能最终在一起不表示不能暂时在一起吧?要知道,你或许浪费了别人的事情,同时别人也浪费了你的时间。这里不存在谁欠谁的!当然你最好事先跟别人把话说清楚。


8.无论心情多么糟糕,永远不向任何人吐露自己的心事。不要抱有别人会理解你的幼稚心理……(切记)
写以上这个第8条的蠢货自己心理幼稚,就觉得别人都心理幼稚?我奇怪的是,这么个心理幼稚的家伙,怎么写这么多东西出来了?
找个人说说真心话,是一个人心理上降压的最好手段。每个人都有苦闷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心理上绕不过的圈子,或许这个圈子对已经走过的人很弱智。但对你来说,却是很重要的事情。确保你吐露心事的人成熟,这样他会倾听你所说的所有心里话,不会觉得你幼稚,只会运用他的经验来帮助你解决这个心理问题。



9.少看关于同性的片子。这会让你一天总想着性欲而无法工作学习。
真累人,不看同性片子怎么能做好好同志?欲求不满的老妖精多看看同志片子也能减少在帅哥面前出丑的次数……


10.同性恋的成为一般就因为三种情况:性状变异;二度或大于二度胚胎发育;外因作用。性状变异就是说男同性恋者的真实性别应该是女人;二度或大于二度胚胎发育就是说,在多生的情况下,最小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同性恋者。例如,妈妈生了五个孩子,生第三个以后的孩子就都有可能是同性恋者了。外因就是说父母生育前,服用了某种药物,或者激素,导致胚胎变性。无论是哪一种,都要面对现实,勇敢地活下去。(所以以后不要歧视那些变性人,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悲剧,他们只是比我们勇敢,比我们更能把握幸福)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上面这个第10条明显是妖他妈生的妖精写的妖精理论。所以正常人的我们都不用看……我真是懒的批驳了,大家自己多看看相关科学书籍,不要光看妖精理论或者二手新闻报道。中国的那些记者,素质好的早就不是中国的记者了……


11.不要袒露出丝毫的雌(雄)性特点。因为这是同性恋者的共性,也是弱点。因为激素原因,千万不要过分裸露。
正常男人适度裸露是性感,非常有助于勾引帅哥美女!过度裸露是暴露狂——精神病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至于上面这条无聊理论,直接忽略)


12.也不要过分悲观(给胖熊GAY们)。一般来说,如果你是猴,那么你喜欢的熊就会有75%的可能性对你拥有性幻想或者性好感。这可不是乱说,由于熊的身体肥胖,雌性激素分泌会比同龄的女人还要多,这就是胖熊一般乳房也都比较大的原因。所以上天对于胖熊GAY们算是公平了一点。如果你是熊,那么你喜欢的熊或者猴就会有30%的可能性是同性恋 因为我们平时在对一个同性抱有性幻想或者仔细观察那个同性30秒以上,我们的大脑的生物电波就会有规律地采集周围的性状,所以如果你看一个你喜欢的人30秒内他还没有厌恶或者躲避你的眼神的话,不用迟疑,他90%左右是同性恋。
又是妖精理论,懒得批了……劝大家都不要看,侮辱人的智商……


13.如果想自杀的话,千万不要写遗书或者打电话把自己心事说出来,因为那样是对你灵魂的侮辱,也是对你生前那么纯洁的亵渎。
生前纯洁的话,说了心理话就不纯洁了?那说明这个人还是不纯洁啊……自杀本身就是不值得鼓励的,本人对自杀的人是极度仇视的——浪费生命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亵渎!一个浪费生命的人不值得被爱!所以基督教圣经上说,自杀的人是要下地狱的!
我想在中国,因为一点情情爱爱就自杀的人,更要下18层地狱~~哈哈~我还要说一句:“活该!”


14.如果你实在控制不了性欲,可以试试多吃些降欲的药,一般这些药对身体无害的,如安定、镇静等。
是药三分毒,没有什么药对身体是完全无害的。说什么药物对身体完全无害那是制药厂骗人的鬼话!为什么要控制性欲?我想只有写这篇文章的欲求不满的老妖精要控制……大家依然应该忽略。


15.别以为周围就你一个GAY,也许别人也象你一样隐藏的很好,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想起苏东坡和佛印的对话,你心里有佛自然看到的都是佛,你心中是粪看到的都是 粪。为什么要草木皆兵的认为自己周围都是GAY?说了人生不仅仅就一件同性恋这个大事!天啊,我是同性恋,天要塌了!要世界末日了!!!
你周围有没有gay根本算不上一件事情,除非你对那个人感兴趣。不然劝君根本不要想这档子事情,两个字——无聊。

红楼梦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第十八回 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搦湘管姊弟裁题咏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 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诡画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第八十一回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第八十二回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第八十四回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第八十五回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薛文起复惹放流刑 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第八十七回 感深秋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第八十八回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第九十回 失绵衣贫女耐嗷嘈 送果品小郎惊叵测
第九十一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第九十二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玩母珠贾政参聚散 第九十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 第九十六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第九十九回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阅邸报老舅自担惊
第一零零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第一零一回 大观园月夜感幽魂 散花寺神签惊异兆 第一零二回 宁国府骨肉病灾襟 大观园符水驱妖孽
第一零三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昧真禅雨村空遇旧 第一零四回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痴公子余痛触前情 第一零五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第一零六回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第一零七回 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复世职政老沐天恩 第一零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第一零九回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 第一一零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 第一一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
第一一二回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死雠仇赵妾赴冥曹 第一一三回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释旧憾情婢感痴郎 第一一四回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甄应嘉蒙恩还玉阙
第一一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证同类宝玉失相知 第一一六回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第一一七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第一一八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 第一一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第一二零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西游记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山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第六十七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 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 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第八十四回 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第八十八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母授门人 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
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毒 圣显幽魂救本原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刬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厚黑学

《厚黑学》是解放前讽刺官场弊病的轰动全国的一部力作。作者李宗吾,他提出的“厚黑”二字当时不绝于耳、 脍炙人口。本书被人们称为不可多得的奇书,八十年代又成为台湾、香港地区及日本的畅销书。
李宗吾最早写《厚黑学》是在民国初年,在这篇文章中,李宗吾对于中国专制制度下虚伪的封建伦理和圣贤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把封建专制统治者给历史糊上的仁义道德一把撕了个干干净净,不但如何,还把批判的利剑直指向“尧舜禹汤”等“圣贤”,声称圣人乃是厚黑徒的最高境界,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进入“无声无嗅,无形无色”之境界。无论是从批判的力度还是深度,都足可媲美鲁迅揭穿礼教吃人本质的《狂人日记》。从时间来看,李宗吾发表《厚黑学》是在民国初年,1912年前后,比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要早。而且新文化运动开始,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风潮,而在1911年前后的李宗吾,敢于以一人之力,挑战一干卫道士,其精神是可敬可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