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组照片在网上流传,一名打扮妖冶的年轻女子在孔庙内大摆热辣造型。这个自称是白居易第53代后人名为“国学辣妹”的女子介绍称,“自己最擅长勾引人,孔子也不例外。”同时又在博客宣称:自己的一夜情值10万,要以重振国学为己任,云云。
地球人应该都能看出其无聊之所在,不过是芙蓉姐姐、山东二哥之流的翻版罢了。用一个网民的话说,“这是一些想出名想疯了的人,毫无技术含量的争夺眼球的炒作”。尽管如此,我和同事还是近乎本能地判断:这会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因为它比较符合当下“新闻娱乐化、评论柔软化”的盲动潮流。当下的社会,弥漫着强烈的娱乐化气息。反映到媒体上,就是文化娱乐化、体育娱乐化、社会新闻娱乐化、国际新闻娱乐化,甚至时政新闻也有了这种倾向,两会报道的很多记者围绕明星代表、委员打转转,就表明了这一点。
对无聊的谴责本身会被利用,客观形成对无聊的再次传播。所以,我跟同事很犹豫:当下这样的事情比牛毛少不了多少,她就是要搞怪来吸引你的眼球,你越骂,她越火,博客点击率越高。如果出一个“芙蓉姐姐”我们谴责,出一个“辣妹”我们接着谴责,结果就是我们累死也骂不出结果,倒成竖子之名。这显然不是什么是非不明、需要辩论的问题,而是是非非常明确之后偏偏遭人利用的问题。
这的确很可悲。当无聊没有真正成为过街老鼠,当无耻俨然并非落水狗,当我们的企业、商家在民众眼球期待的刺激下,令“不管无聊还是无耻,只要能够出名”的人能够从这个社会上得到利益的时候,这样的无聊就必然要前赴后继,而这样一个是非混乱的现状也着实可怕。
面对这样的热点,是“落伍”地回避?还是踏到风口浪尖上去谴责并传播?作为媒体,该当何为?新闻评论的娱乐化倾向,作为一种相对性的理念和操作方式,是客观存在的,在某些时候,也有一定的探索空间。但“娱乐化”、“软化”的最低限度在哪里?怎样的探索才不会背离评论的本质?
以这条新闻来说,有人的态度是真实地反映它、谴责它,引导舆论;也有人的态度是,对于这样无聊的东西,最好的态度就是漠视它,让它自生自灭。大家都不去谈论,不去关注,它们就丧失了存在的空间,这样的无聊就会越来越少。而媒体上秉持两种思路的评论操作都有,结果却基本是“正负得负”,此风依然难以逆转。
很多人的态度是悲观的,认为“无聊当有趣”的现状将不可逆转。笔者倒不这样认为。尽管,追求吸引力的媒体,很容易迷失新闻的特质而流向庸俗化和肤浅化,但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庸俗、肤浅、无聊的东西,将被民众所唾弃,不管是从学理分析还是其他国家的经验,这都是一种必然走向。
现在的问题是,在这样一个大趋势的逆转过程中,媒体如何扮演好角色,而不是客观地成为传播无聊的“帮凶”?在新闻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和法律对社会无聊行为作出规范之前,当大家把无聊表演当成消遣、当成“有趣”的时候,作为新闻把关人与舆论引导者的新闻从业者,除了要先给自己的价值取向把好关,还需要做出怎样的行为选择?
新闻界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把国家比作一艘航船,新闻工作者就是船头的哨兵,他监视着水下的暗礁和复杂的气候情况。”作为传媒,被“利用”上几次之后,大家似乎也可以隐约地看到了这股劲风的来去走向。那么,是做“忠实”的记录者,还是要做改变现状的先行者?当我们靠单纯的舆论谴责已经无法起到规范社会行为的时候,我们还有没有新的更科学的办法?回避能是最好的选择吗?面对无聊,新闻评论“聊”还是“不聊”?我无力给自己一个清晰的答案。
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比芙蓉姐姐还牛:她竟放言要勾引孔子
Posted by iYeTTi at 03:4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